第152章 闻道问道(1 / 2)
老人笑道:“老身初时修道,多年以前有幸得闻正法,便入了佛门,修习至今,是故佛道均有涉猎。”
其时始有不少佛教僧侣自天竺来,经克什米尔,越葱岭,沿天山山脉南北两路传法布道,东达阳关和玉门关传入汉境;而在西域,于阗、疏勒等国已成佛国。
而老子西出函谷关后,道家在东土渐成教派,也有道士自东往西域传道。
当中一些僧侣道士,或为苍生,或为私利,专门求入各国皇宫,为王室讲法,行大神通。
车合烈身为王族,也曾见识不少。
车合烈道:“老人家,晚辈也略见过一些高僧,皆手持念珠,秀顶黄袍;您不持念珠,鹤童颜,不似佛门人士,倒像道士。”
老人又笑,回车合烈道:“世尊成佛,观照六道众生;老子得道,谙知天地本源。
二圣所悟,本就是同源一物,何必执着哪门哪派?”
车合烈改口道:“老法师,不瞒您说,晚辈先前所见高僧,开口必引经据典,不知所云;您却是开门见山,言简意赅,真高人也!”
“不敢当,不敢当!
然大道至简,引经据典,故弄玄虚者绝非高人。”
老人谦虚道:“还未问过两位侠士,从何而来?去往何处?因何而往?”
车合烈看了阿墨一眼,含糊其辞道:“晚辈小徒业已成年,今带他去往大汉故人处,谋个差事。”
老人听言,眯着眼睛细细瞧了瞧阿墨,慈祥地说:“这位公子佛缘深厚,颇具慧根。
不如早日修行,早日证道,可好?”
阿墨也粗粗知道遁入佛门是怎么回事,恭恭敬敬答道:“老法师,晚生素日东游西荡,自由不羁惯了,此生怕是与佛门无缘。”
老人轻叹道:“口说自由不羁,实则心有羁绊。
也罢,机缘未到,不可强求。”
阿墨一怔,忙问:“老法师,怎知晚生心中有所牵挂?”
老人又叹了一口气,说:“你与这位侠士的千金宿缘深厚,羁缠甚深。
愿你与她的情缘能了于此生,不入轮回。”
阿墨跪下求道:“老法师,确是如此!
晚生垂髫之年,得遇恩师之前,便常于梦中与师父的女儿相见,牵绊至今,不知前世有何等宿缘?求法师略说一二!”
老人笑吟吟道:“待机缘俱足,你自然知道,今时尚早。”
阿墨又求:“师父的女儿,晚生视如亲妹,如今妹妹因我身犯险境,法师既有先觉的本事,恳请法师告知妹妹是否无恙?能否安然脱险!”
说完,阿墨低声悲泣,车合烈亦真切恳求。
老人摇头道:“你师徒二人来此,乃是缘分,老身可为你二人略作观想;其他人,不可说。”
随后又安慰道:“万事皆因果注定。
受诸多罪苦,乃是消业;享天人妙乐,亦是耗福。
望二位心怀正念,随缘处之。”
“何谓心怀正念,随缘处之?望法师开示。”
阿墨问。
老人正色道:“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
若能持得佛家五戒,其余诸事,但凭心迹而动,遇阻不强求,受挫不嗔恚。”
车合烈笑笑,行礼说:“老法师,并非有意冒犯,晚辈狩猎多年,就这第一条不杀生,实难办到。”
老人亦微微笑道:“侠士,老身正待与你说,你不日将有大祸,皆因数十年来,猎杀诸多有情众生所获之宿殃短命果报。”
阿墨惊骇道:“老法师,师父虽行猎,但猎之有道,不乱杀、不多杀,一直也是这么教授晚生的,怎会招得大祸?天下猎户何其多,难不成都要招祸?”
“猎户杀生,乃为生计故;而你师父积累世福报,得以投生王族,本已衣食无忧,却狩猎杀生,只为搏一乐尔,其业深重。”
老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