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 出使玉门关(1 / 2)

加入书签

贝支一行风尘仆仆,赶到玉门关。

河西走廊西端,倚疏勒河南岸戈壁滩上,一座雄关坐北朝南,四墙高筑,形势雄伟,气势磅礴。

宛如磐石般坚固。

功曹高义出关门迎接。

寒暄完毕,贝支简述来意,高义却不着急,只说尽地主之谊,邀请次来访的贝支四处参观。

贝支登临关城,极目远眺,只见长城蜿蜒,烽燧耸立,如龙腾虎跃,横亘千里。

关城上,汉军黑甲黑旗,军纪严明,披坚执锐,让人望而生畏。

“本王自幼便常常听闻玉门雄关的各种烽火传奇,向往不已。

不意今日得见,竟比所梦所想之中的关城还要雄壮百倍!

真是叹为观止!”

贝支学着大人的口气,由衷道。

“那些烽火传奇,都是浴血厮杀留下的故事。

倘若可以,高某倒希望刀兵入库,烽火偃息。

这雄关,只供人参观游玩便好。”

“高大人博爱!”

贝支作揖道:“总会有这么一天的。”

下了关城,关内汉兵正在赤膊操练,严寒之下,人人身上雾气蒸腾,热火朝天。

贝支对军士操演不感兴趣,倒是被关内错错落落的许多树木吸引。

这些树虽然未新芽,但枝头含雪,别有一番景致,不似关外戈壁,白茫茫一片千里冰封,一望无际。

“玉门将士真是好情致!”

贝支对着这些树赞道。

“十来年前,玉门关有一位赵姓功曹。

这位赵大人是名雅士,这些树乃是赵大人所栽。

十余年了,树长成了,确是给玉门关内增添了不少勃勃生机。

然而赵大人却未曾看见,这便是所谓的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吧!”

高义感叹道。

“莫非这位赵大人,为国捐躯了?”

贝支问道。

“非也。

在下听闻赵大人才高八斗,内政外交拿捏有度,是难得的人才,却不知为何犯了军条。

料想王爷也听闻,玉门总兵东方将军是治军极严之人。

当时东方将军大怒,依军法杖责。

赵大人伤重,之后竟不知去向,也不知是死是活。”

高义答道。

“赵大人所犯何事?”

“说起来赵大人所犯之事,还与贵国有关。

不过在下也只是听闻,具体细节也不清楚。”

高义补充道。

闲聊间,高义已将贝支送至官驿。

贝支道:“我车师汗国今冬遭百年不遇之雪灾,饿殍遍地。

为赈济灾民,所存粮种几乎耗尽,来年春种若是耽误,只怕民生凋零。

买种之事,万望高大人体恤,早日安排。”

高义作揖道:

“今冬普降大雪,我大汉虽托皇上洪福庇佑,未至成灾,但周边各国受灾甚多,前来买种者也多。

我大汉巍巍天朝,需平等以待,不能偏颇。

此事最终还需凉州州牧定夺,请贝支王爷驿馆小住,我先呈报东方将军,再请贝王爷一同商议。”

高义吩咐驿卒好生伺候,便与贝支作别。

“哎,大汉虽强,谷米也终究有限。

若是多国求购,如何能轮到车师?又或是价高者得,那得花多少银钱?”

贝支在驿馆内愁眉不展。

张太白道:“我太爷给我讲过一个故事。

从前我们邻村的耕地被朝廷征收,开凿运河,朝廷便辟了一块新地给村里。

县官派了个小吏下来调查,吩咐谁家勤快,就给谁家多分好地。

村里人都想多分地,分好地,小吏每到一户,都是大鱼大肉地伺候着。”

“然后呢?”

贝支来了兴趣。 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