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5章 鬼点火(1 / 4)
下马村的夏天总是来得特别早。
五月初,日头就已经毒辣得能晒裂土地。
村支书李长根站在自家院子里,望着远处绵延的山峦,眉头皱成了疙瘩。
已经整整二十七天没下一滴雨了,地里的玉米苗蔫头耷脑,河床干涸得能跑马车。
村里老人都说,这是他们记忆中最旱的一个夏天。
“长根叔,西坡那块地全完了。”
年轻的村会计小王气喘吁吁地跑进院子,抹了把汗,“再不下雨,东滩那片花生也悬了。”
李长根没接话,掏出烟袋锅子慢慢装烟。
他今年五十六岁,在下马村当了大半辈子支书,经历过三次大旱,但从没见过这么邪门的天气。
天空蓝得假,连片云彩都少见,太阳明晃晃地挂在那里,像个冷漠的独眼。
“今晚开个会,商量下打井的事。”
良久,李长根才开口,声音沙哑。
小王应了声,却没挪步,犹豫片刻后压低声音:“长根叔,您听说没?村里有人在传传那是鬼点火。”
李长根手一抖,刚装好的烟丝撒了一地。
鬼点火。
这个词像根冰冷的针,刺进了李长根的心里。
他小时候听爷爷讲过,民国十八年大旱,下马村一带就闹过“鬼点火”
。
说是冤魂作祟,在夜里点燃幽蓝的火苗,火到之处,草木皆枯,滴水不剩。
可那都是老辈人迷信的说法,他怎么能信这个?
“胡说八道!”
李长根猛地站起身,“肯定是哪个懒汉编出来不想抗旱的瞎话!
你去通知,晚饭后村委会开会。”
小王讪讪地走了。
李长根重新坐下,却现自己的手在微微抖。
他想起三天前巡山时,在西山坳看见的一幕——几株枯草上,飘着几朵幽蓝的火苗,无声无息地燃烧,靠近却不觉得热。
他当时以为眼花了,没敢声张。
难道,那传说竟是真的?
下马村是个藏在山坳里的村子,百十来户人家,一条土路弯弯曲曲通向山外。
关于村名的来历,老辈人说清朝时有个县官在此坠马,故得名下马村。
村子四周是层层叠叠的梯田,山坡上长满了老槐树,夏日里本该是绿意盎然的景象。
可如今,持续的大旱让田野一片枯黄。
这些年,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,村里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,日子过得平静如水。
可这旱灾,把一池静水搅浑了。
晚饭后,村委会那间破旧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。
几个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挤在屋里,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旱情。
“要我说,就是上个月拆了山神庙惹的祸!”
老辈分的赵四爷敲着烟袋锅子说,“山神爷怒了!”
李长根皱眉:“四叔,那是封建迷信!
山神庙早就破败了。”
“那怎么刚拆完就大旱?”
有人小声嘀咕。
会议不欢而散,打井的事也没定下来——村里没钱,向上级申请资金至少要等一个月,到时候庄稼早死绝了。
深夜,李长根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。
月色惨白,照得干裂的土地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。
快到村头时,他忽然瞥见西边山坡上有什么东西一闪。
幽蓝色的光点,有四五处,飘忽不定。
李长根站住脚,揉了揉眼睛再看,光点却消失了。
山风掠过,带着一股焦糊味,却又夹杂着一丝奇异的阴冷。
第二天一早,李长根就被外面的吵嚷声惊醒了。
“长根叔!
长根叔!
出怪事了!”
小王在门外喊。
李长根披衣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