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3章 乡土记忆(1 / 4)
我们村坐落在大山褶皱里,几十户人家依山而居,一条土路蜿蜒而出,通往二十里外的镇子。
这条路,村里人走了几辈子,哪个拐弯处有块什么形状的石头,哪段坡上长着棵歪脖子老槐树,大家都门儿清。
我叫山子,打小在这村里长大。
十七岁那年,我到镇上读高中,每逢周末才回村。
那个秋天的周五,学校活动结束得晚,我本想在镇上同学家借宿一夜,但想到周一要交的作业很多,不能在镇上逗留耽误时间,于是便决定摸黑走回去。
“山子,天都快黑了,这二十里山路可不好走啊。”
地理老师劝我。
“张老师,我走惯了,没事儿。
月亮挺亮的,看得清路。”
我拍了拍书包里的手电筒。
出镇时,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正沉入西山。
初时路上还有零星收工回家的农人,走了一个多钟头后,天色完全暗了下来,四下里就只剩我一人了。
月亮确实很圆很亮,洒下一片清冷的光辉,路边的树木、山石都拖着长长的影子。
秋虫在草丛里唧唧鸣叫,偶尔有夜鸟扑棱棱飞过的声音。
这条路我太熟悉了,即使摸黑也能分辨出每一个转弯和坡坎。
走了约莫十里,到了一处叫“猪拱嘴”
的地方。
这里是整条路最险的一段,一边是陡峭的山壁,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。
传说民国时期,有一队杀人越货的土匪在这里被国军剿灭,由于四周山林太深,烧会引山火,埋的话又另有军务在身,不能浪费时间,于是连长决定尸体直接扔下山谷,所以村里老人常说猪拱嘴“阴气重”
。
说来也怪,一进入猪拱嘴地段,虫鸣鸟叫竟全都消失了,四周静得出奇,连风吹树叶的声音都听不见。
月光在这里也显得格外惨白,照得山路像条死蛇般蜿蜒向前。
我深吸一口气,加快脚步,只想尽快穿过这段路。
就在我走到猪拱嘴最险的那个弯道时,借着月光,我看见前方不远处有个人影。
那人影走得不快不慢,穿着一身深色衣服,看身形像个中年男子。
我稍稍松了口气——在这夜路上能有个同路人,总是件让人安心的事。
我加快脚步想追上去,可奇怪的是,无论我走多快,和那人的距离似乎总保持不变。
“大叔!
等等我!”
我喊了一声。
前面的人没有回头,也没有停下,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步伐向前走。
山风忽然大了些,吹得我打了个寒颤。
我注意到一件怪事:这么安静的夜晚,前面那人走路竟然一点声音都没有,连脚步声都听不见。
我心里开始毛,放慢脚步,不敢跟得太紧。
又走了一段,眼看就要出猪拱嘴了,前面是个岔路口,一条路继续通往我们村,另一条小路通向一个早已废弃的炭窑。
走到岔路口时,前面那人突然拐向了炭窑那条小路。
我正觉得奇怪,谁会大半夜去那个荒废的地方?就在这时,那人回头看了我一眼。
月光下,那张脸惨白如纸,眼睛部位是两个黑窟窿,没有鼻子,嘴唇干瘪地贴在牙齿上,整张脸就像博物馆里陈列的骷髅头,却蒙着一层人皮。
我浑身血液都凉了,僵在原地动弹不得。
那“人”
看了我几秒,然后转身继续向炭窑小路走去,很快消失在黑暗中。
我不知在原地站了多久,直到一阵冷风吹来,才打了个激灵回过神来。
我拔腿就跑,一路不敢回头,直到看见村口那棵熟悉的大榕树,才敢停下来喘口气。
“山子,这么晚才回来?”
守夜的福伯从村口的岗亭里探出头来。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