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0章 浪子回头(3 / 4)

加入书签

/p>

陈顺明白,父亲终于放下了执念,安心前往另一个世界了。

他摩挲着那件旧棉袄,仿佛还能感受到父亲残留的体温。

此刻,他心中那份因漂泊多年而积攒的迷茫,被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取代。

父亲用越生死的方式守护了家园,而活着的人,岂能任由故土沉沦?

他不再仅仅是那个归来的浪子,他成了父亲未竟事业的继承者。

村里昔日的凋敝,并非天灾,而是人祸。

他从刘婶和其他留下的老人口中,得知了更详细真相:上游那座疯狂掘进的金矿,像一条贪婪的毒蛇,将泛着恶臭的浊水排进河流,毒死了庄稼,玷污了井水,也掐断了村民的生计。

更令人心寒的是,金矿背后有强大的保护伞,几年前,带领乡亲们上访的老村长被不明身份的人打断了一条腿,其他参与的人也被派出所屡屡拘留、殴打。

上访无门,求生无路,村民们才不得不含泪背井离乡。

父亲的离世,村子的荒芜,像两把尖刀刺痛着陈顺。

他买来厚厚的稿纸,夜晚就在父亲留下的那盏煤油灯下,一字一句地写举报信。

他详细记录污水横流的景象、庄稼枯死的惨状、村民因病致贫的名单。

信寄往市里、省里,甚至更远的地方。

但都如同石子投入深潭,起初毫无回音。

很快,麻烦找上门来。

镇派出所的人以“非法上访,扰乱社会秩序”

为由,多次将他带走,关押、训诫、殴打成了家常便饭。

每次被释放,他都带着伤,回到空荡荡的老屋,对着父母的牌位默默坐上一夜。

但第二天,他又会拿起笔。

他想起了父亲生前常说的话:“人活一口气,树活一张皮。”

这口气,是为父亲争的,是为乡亲们争的,更是为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争的。

三年,一千多个日夜,举报信不知写了多少斤。

他的坚持,终于在寂静中撕开了一道口子。

也许是某一封信抵达了关键人物的案头,也许是时代的风向生了变化,上面派来了调查组,雷霆手段,封停了金矿,惩处了贪官污吏和保护伞。

消息传来,残破的村庄仿佛迎来了久违的春雨。

庄稼回来了,希望也回来了。

之前被迫流落他乡的村民,如同归巢的倦鸟,陆续回到了故乡。

他们感念陈顺的坚韧与付出,一致推举他担任新一任村长。

陈顺没有推辞,他接过父亲的锄头,也接过了老村长的遗志,带领乡亲们清淤修渠,复垦田地,引进干净的供水系统,一步步重建家园。

村庄恢复了生机,炊烟再次袅袅,笑声回荡在山谷。

此后的几十年,陈顺的一生都扎根于此。

他成了孩子们口中慈祥的“老村长”

,带领陈家村走上了生态致富的道路。

无论农务多么繁忙,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:每天清晨,或是日落时分,他总会步行到村后的山岗上。

那里,并排立着两座坟茔,一座是父亲的,旁边是后来为母亲迁来的合葬墓。

他会在坟前坐下来,像拉家常一样,说说村里的变化:谁家娃考上了大学,后山的果树今年挂果特别多,新修的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……微风拂过坟头的青草,仿佛父母无声的回应。

有时,他只是静静地坐着,看夕阳将天边染成橘红色,如同当年父亲等他回家时的模样。

他对父母的思念,从未随岁月流逝而减退,反而如陈酿,愈醇厚。

这份思念,与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紧紧缠绕在一起。

他守护的,不仅是父母的安息之地,更是他们以及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故乡。

用自己的余生,偿还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