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8章 阴谋上(1 / 3)

加入书签

七月里的周口村,天热得跟蒸笼一样。

太阳落坡后,稻田里的蛙声一阵接一阵,叫得人心头慌。

周正福蹲在自家院坝门槛上,嘴里叼着叶子烟,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。

“你个龟儿子,蹲那儿装神弄鬼搞啥子?”

媳妇王丽春端着一盆洗脚水从屋里出来,泼在院坝边的李子树下,“一天到黑愁眉苦脸的,像是哪个欠你谷子还你糠一样。”

周正福吐了口烟圈,望着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山影:“你晓得个锤子。

明天是初七,该去给张家送魂了。”

王丽春一听“送魂”

两个字,脸色顿时变了变,但马上又恢复那副泼辣相:“送就送嘛,祖上传下来的规矩,到你这儿都第七代了,还能断了不成?看你那个逼样子,像是要去赴死一样。”

“你晓得个屁!”

周正福站起来,拍了拍屁股上的灰,“往年都是爹去,今年爹走了,轮到老子头上,老子心虚,小胯弹三弦了。”

王丽春把洗脚盆往墙根一扔,双手叉腰:“虚?虚啥子虚?你老汉活了七十八,年年去送,不也好生生的?就你逼事多。”

周正福叹了口气,没再接话。

他晓得跟这臭婆娘扯不清,女人家家的,哪懂得送魂的凶险。

周家祖上七代都是张家的“送魂人”

,这活儿一代传一代,传到周正福这儿,整整二百年了。

每逢农历七月初七,夜深人静时,送魂人就要提着祖传的灯笼,从村东头的张家老宅出,沿着一条特定的路线,把“那个”

送到村外的土地庙。

虽然阴森,但谢礼丰厚,张家每年都会给周家几十斤米,几斤腊肉,两只大公鸡。

没人说得清“那个”

到底是什么,只知道张家祖上为保佑子孙后代,每到七月初七,就要请周家人来送魂。

村里老一辈的都晓得这个规矩,但没人敢多问,更没人敢在七月初七的晚上出门晃荡。

第二天晚上,周正福早早吃了饭,从柜子最里头翻出那盏祖传的灯笼。

灯笼是羊皮做的,泛黄得厉害,上面有些看不懂的符文。

他检查了下灯笼里的灯油,是祖传的秘方,闻起来有一股子怪味。

“早点回来,莫在外面鬼混。”

王丽春嘴上厉害,却悄悄在他兜里塞了个护身符,“我去隔壁张寡妇家耍麻将,等你回来。”

周正福心里一暖,这瓜婆娘虽然屄嘴臭,心里还是疼他的。

晚上十点,周正福提着灯笼出了门。

月亮被乌云遮了大半,只有些许惨白的光从云缝里漏下来。

乡间小路上静得出奇,连平时叫得最欢的蛤蟆都没了声响。

快到张家老宅时,周正福觉得后背有些凉。

那是一座孤零零的老院子,黑瓦白墙,在夜色中像个巨大的墓碑。

院门虚掩着,里面黑漆漆的,一点光亮都没有。

周正福深吸一口气,推门进去。

院子里静得可怕,只有他的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回响。

正堂的门开着,里面点着一盏油灯,昏暗的灯光下,坐着张家的独苗张明远。

张明远今年才二十五,却瘦得像根竹竿,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。

见周正福进来,他勉强笑了笑:“福叔,麻烦你了。”

“说这些搞啥子,祖上的规矩。”

周正福在张明远对面的凳子上坐下,“你……准备好了没?”

张明远点点头,眼神有些空洞。

按照规矩,送魂人到来后,张家人要独自在老宅待一夜,不能出门,不能见光,直到第二天鸡叫三遍。

周正福从怀里掏出祖传的铜铃,轻轻一摇,出清脆的响声。

这是信号,表示送魂开始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