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鬼语(1 / 3)

加入书签

我们村叫坳子村,窝在一片山坳里,四周围着不高不矮的山。

村子通往镇上的路有两条,一条是白日里走的大路,平坦宽阔,绕山脚而行;另一条是近道,当地人叫“老背坡”

,要翻过一座小山,路窄而陡,两旁松林森森,即便是大白天也显得阴气沉沉。

老背坡的路有些年头了,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,石缝间钻出顽强的野草。

路旁的老松树盘根错节,枝桠横生,像极了老人手臂上凸起的青筋。

这条路白天走的人不少,可一到天黑,就连最胆大的汉子也要掂量掂量。

李才旺是我们村的篾匠,手艺精湛,编的竹筐竹篮在镇上很受欢迎。

那日他在镇上卖完货,在熟人家多喝了几杯,辞别时已是月上树梢。

朋友留他过夜,李才旺摆摆手说放心不下家里那窝刚下的猪崽,执意要走老背坡回去。

月光如水,洒在青石板上,泛着幽幽的白光。

李才旺背着空背篓,哼着小调,脚步虽有些踉跄,心里却丝毫不惧——他走这条夜路少说也有百八十回了,从未遇见过什么邪门事。

走着走着,一阵山风吹过,路旁的松林沙沙作响。

李才旺忽然觉得脖颈后一凉,酒醒了大半。

他停下脚步,侧耳倾听,风中似乎夹杂着别的什么声音——不是松针摩擦的声响,也不是寻常的虫鸣鸟叫,而是一种极低极细的絮语,像是有人在不远处窃窃私语,却又听不清具体在说什么。

李才旺四下张望,月光下的山路明暗交错,树影婆娑,不见半个人影。

“怕是酒喝多了,耳朵出了毛病。”

他自言自语道,继续往前走。

没走几步,那声音又出现了。

这次更清晰了些,仿佛就在身后几步远的地方。

李才旺猛地回头,背后空空如也,只有月光把他自己的影子拉得老长,投在青石板上。

他心里开始毛,加快脚步。

那絮语声却不依不饶,始终跟在身后,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。

声音时而模糊,时而稍清晰些,但无论如何凝神细听,总是听不出个所以然来,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听人说话,只知道有人在说话,却不知说的什么。

李才旺额头上渗出冷汗,酒全醒了。

他不敢再回头,只顾埋头赶路,心里默念着祖宗保佑。

奇怪的是,那声音只是跟着,并无其他举动。

渐渐地,李才旺现这絮语似乎有些规律——每当他经过路旁的某棵老松树时,声音就会突然清晰一瞬,随即又模糊下去。

老松树是这条路上的一道风景,据说有上百年历史,树干粗得需三人合抱,枝繁叶茂,冬日里为过往行人挡风遮雪。

树下摆着几块平整的大石头,供人歇脚。

当李才旺接近又一棵老松树时,他刻意放慢脚步。

果然,那絮语声再度清晰起来,这次他几乎能分辨出是两个人的对话,一高一低两种声音,语急促,仿佛在争论什么,但仍听不清具体内容。

一走过松树,声音又恢复了那种模糊不清的状态。

如此反复了几次,李才旺心里有了个大胆的猜想:这鬼语似乎与路旁的老松树有关。

他想起村里老人说过,老背坡上的松树都有些年头了,最早是清朝时候种的,为的是给抬轿挑担的人遮风挡雨。

终于,前方出现了村口的灯光。

李才旺长舒一口气,小跑着进了村,背后的絮语声在踏入村口的一刹那戛然而止,仿佛从未存在过。

第二天,李才旺把昨夜经历说给村里老人听。

八十岁的赵老爷子捋着胡须,眯着眼睛说:“才旺啊,你听到的可能是‘松树语’。”

“松树语?”

李才旺疑惑地问。

赵老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