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:道法自然 杀机暗藏(1 / 5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时光荏苒,如白驹过隙,自云宸坠入这绝谷,转眼已过了大半年。

    春去秋来,河谷两岸的树木染过新绿,又披上金黄,最终在凛冽的山风中褪尽繁华,只剩下遒劲的枝干指向灰蒙蒙的天空。那场几乎夺去他性命的追杀,仿佛已是上一个轮回的旧事。然而,胸口贴身藏着的《黄庭经》、玉简和那枚愈发温润的玉佩,以及丹阳子前辈坐化的骸骨,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,外界的世界并未遗忘他,那巨大的漩涡仍在缓缓转动。

    这大半年,是云宸脱胎换骨的时期。

    击毙野猪的经历,像是一把钥匙,打开了他体内某种潜藏的闸门。他不再仅仅满足于《黄庭经》中那玄奥的呼吸吐纳,而是开始主动引导体内那股日渐壮大的“气”。

    这“气”,按照世俗武道的划分,便是内力。只是云宸无人指点,全凭自身对经文的领悟和与生俱来的敏锐感知去摸索。他的内力运行路线迥异于任何已知门派,更加贴近自然韵律,圆融绵长,后劲十足。

    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自身“武技”的打磨上。没有师父,天地万物便是他的师父。

    他观察猿猴在林间腾挪,取其轻灵,融入步法,在峭壁乱石间纵跃如飞。

    他模仿仙鹤振翅,单足而立,锻炼平衡与瞬间的爆发。

    他揣摩溪流绕石的缠绵,野藤缠树的坚韧,将其意蕴化入那套自创的、尚不成体系的“拳法”之中。这拳法没有固定招式,核心便是一个“引”字,一个“化”字,讲究以静制动,以柔克刚。他不知其名,只依着感觉,称之为“缠丝手”。

    那柄从丹阳子处得来的锈剑,也被他重新拿起。他用河边的细沙和坚硬的鹅卵石,日复一日地打磨。锈迹一点点剥落,逐渐露出了剑身的本来面目——并非凡铁,而是一种暗沉如水的玄色金属,剑身靠近剑格处,有两个古朴的篆文小字:“承影”。

    剑刃被他磨得并不锋利,甚至有些钝厚,因为他追求的并非劈砍切割之利。他练剑,亦是练意。以剑代笔,在沙地上刻画《黄庭经》中的符文;以剑为指,引导内力在尖端吞吐,感受“气”与“器”的共鸣。他舞动承影剑时,剑势圆转,不带丝毫烟火气,竟与他那“缠丝手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仿佛剑是他手臂的延伸。

    这一日,正值深秋,山谷中弥漫着肃杀之气。天空铅云低垂,似乎酝酿着一场冬雪。

    云宸立于河边一块平坦的巨石之上,双目微阖,正在演练“缠丝手”。他动作缓慢,如推山,如揽月,周身气息内敛,仿佛与这山谷、这河流、这即将到来的风雪融为一体。体内内力如溪流潺潺,循着某种玄妙的路径自行运转,通达四肢百骸。

    忽然,他心有所感,动作不停,目光却锐利地扫向河谷上游,那片河水注入的幽深洞穴方向。

    他听到了不同于风声水声的异响。是脚步声,虽然极其轻微,且刻意放慢,但在如今他远超常人的耳力下,依旧清晰可辨。

    不止一人!而且步伐沉稳,气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