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丰乐堰决堤之谜 第二十一章 平静(2 / 4)

加入书签

郎,谁可能最先知道朝廷政策。”杨宗谨反问道。

    赵福霖想都没想,说道:“那还用说,肯定是下层官吏呗。人家是一直在给朝廷办事,自然知道的早一些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李媗之不禁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赵福霖回头看着李媗之,一脸困惑。

    李媗之道:“其实退休到本地的员外郎更早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员外郎在朝廷中枢任职,故旧甚多。只要稍微对他们有利的消息,他们就会第一时间知道。坏消息也是如此。”李媗之解释道。

    这里变得安静,似乎一切都归于平静。不是因为恶徒躲了起来,而是在精心安排等着下一次更大的收获。

    杨宗谨正是知道这些人不死心,才会显得从容不迫。

    天气一直放晴,连续的晴天已经让很多刚种下的禾苗彻底死了。

    杨宗谨内心也心急如焚,但是苦于白身一直没办法出面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朝廷的诏书下来了。

    皇帝身边的亲近太监陈琳,亲自捧着诏书来见杨宗谨。

    “制曰:古之大义,唯才是举。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今庐州旱灾深重,朝廷即将拨赈灾粮之际,需有人监督地方。故拔杨宗谨为庐州提点刑狱公事,监督赈灾粮的发放。”

    陈琳念完诏书,将它交给杨宗谨。

    杨宗谨高呼三声万岁,接过沉甸甸的诏书。

    陈琳道:“官家对此事极为重视,大人一定要小心在意。”

    “请公公回禀官家,下官一定不负重任。”杨宗谨说完,回头看了眼李媗之。

    李媗之从袖子里拿出一袋钱,送到陈琳面前。

    陈琳起初不敢收,在杨宗谨再三恳求下终于收了下来。

    等陈琳走后,杨宗谨捧着沉甸甸的诏书,心情也跟着变得异常沉重。

    赵福霖看出杨宗谨心情不好,便问道:“你能再度成为地方提刑官,应该高兴却为什么面有忧色?”

    “官太小!”李媗之帮杨宗谨道。

    “啊?”赵福霖惊讶的失声道,“提点刑狱司管理一方刑狱,可是和潘中岳评级而论。只比钱惟济第一档次,已经很不错了。”

    杨宗谨苦笑道:“这可不一样。钱惟济在地方经营多年,根基深厚。背后更有庞大的江湖势力掺和其中,十分棘手。我这点小身板可不够看,需要小心。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却见秋意浓进来,拿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