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3章 未雨绸缪(4 / 4)

加入书签

没有结束。

反而,不断增加了海运的投入,大有要将海运漕粮,作为运河的重要补充手段,以防止大运河再次断流,导致汴京米价飞涨。

于是,赵煦下诏在海州、徐州、莱州、登州等地,都开始修建用于储存漕粮的转般仓。

如今,这些地方的转般仓中,起码有着数十万石稻米。

加上沿大运河所储存的稻米,等于赵煦手中,握着至少两百万石的稻米储备,可以用于赈济灾民。

就是……

若明年真的出现大规模饥荒,这些米都被用去救灾。

汴京这边就要出现一百万石以上粮食的缺口!

去那里,找这一百万石的缺口,就成为了赵煦现在必须就开始思考的问题。

“福建那边,蔡确前些时日上书说,市舶司诸事,已进入尾声,泉州港商船日多……”

“不知从福建调粮,海运入京是否可行”

这还真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毕竟,过去还没有过,从福建大规模运粮,走海运北上到海州、莱州等地的例子。

即使能行,第一次海运,规模也不会很大。

加上福建并非粮食主产区,一年下来能运五十万石入京就算厉害了。

广东、广西那边,也可以考虑,让他们尝试走海路运粮入京。

至少,成本应该比河运低。

但第一年没有经验,规模也不可能很大,撑死了有个几万石就不错了。

这就还缺三四十万石的粮食缺口。

“高丽那边,不知道能不能凑个十万石,海运到登州”

赵煦估计悬!

倒是辽国……

在辽阳府和高丽北方凑个二三十万石的米,通过海运运抵登州,应该没有问题。

就是,一旦赵煦提出这个要求,辽人可能会狮子大开口。

钱还是其次,麻烦的在于辽主可能会提出,要落实迎娶公主的事情。

“先谈一谈吧!”赵煦想着。

正好兴龙节很快就要到了,辽人应该会遣使来贺。

兴龙节后,就是正月,宋辽两国都会互遣使团祝贺。

这都是谈判和试探的空间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