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4章 吕惠卿的见闻(1)(2 / 5)

加入书签

,生生的驯服了这条狂暴的大河!

使黄河在此后将近千年,再未有改道丶大溃堤之事,直到景佑年间,河决于商胡口,改道向北,明帝留下的黄河故道,从此一去不复返。

对无数人来说,他们当然盼望着能再出一个汉明帝,收拾如今这残破的山河。

总之,就是很矛盾。

吕惠卿比谁都希望,当今是又一个汉明帝。

因为这意味着建功立业,也意味着一统天下,万国来朝!

只是,这些话,即使是他也不敢贸然说,只能在心里畅想。

李夔听到吕惠卿的惊讶,凑到他身后,瞥了一眼《汴京新报》上的内容。

却见那头版头条,用着一个非常夸张的标题——官军指挥若定,广南东路巨匪成擒。

李夔看到这个标题,顿时笑出声来。

因为他记得,似乎半个月前,这汴京新报还在痛骂广南东路的厢军无能丶窝囊!

连个小小的,在地方上蛊惑愚民愚妇的妖人也抓不到,简直丢了朝廷的脸。

把整个广南东路从上到下都骂了一遍。

在那篇文章里,李夔记得,这胡飞盘彼时可是信誓旦旦的说——贼首岑探,所聚者乌合之众,所用之乡间愚民,不过数十百馀之众。

而官军进剿数月,却不能擒获岑探,只抓了些附从的小猫小狗。

这才多久,就变脸了。

将那岑探,吹成了横行州郡的巨匪,还说他『每日必啖一小儿心肝,夜必寝一妇人』。

其麾下更是有『凶悍之众千馀,亡命之徒无算』。

但,就算是这样的巨匪,在大宋官军面前,也依然是如冰雪遇到太阳,迅速消融。

将自己半月前的话,当成了一个屁给放掉了。

“相公……”李夔将汴京新报上的内容扫了一遍,低声问道:“这胡飞盘如此反覆无常……”

“京城中人,缘何却都爱看他?”

这也是很多士大夫的不解之处。

明明这《汴京新报》的胡飞盘,写的那些东西,粗俗简单,没有任何文学可言。

就连用的字,都是简化字。

更紧要的是,此人经常性的会写一些互相矛盾,立场迥异的东西。

像广南东路一事这般自己抽自己脸的事情,也不是第一次了。

可汴京人就是爱看!

就连那不识字的老妇,每天都要听人给她念一念《汴京新报》。

实在难懂!

吕惠卿意味深长的对李夔道:“斯和啊,这就是人道之弊!”

“吾之《庄子义》,斯和看过了吧?”吕惠卿问道。

《庄子义》也是吕惠卿在河东时所着,目前写了六卷,计划要写二十二卷,以述庄子之义,再用庄子之义,来解读孔子。

这也是新学的特点——用老子丶庄子丶荀子,乃至于释教的东西,来解读孔子及其弟子门徒的言行。

李夔点点头。

吕惠卿问道:“此情此景,斯和想到了什麽?”

李夔略一沉思,答道:“可是相公所言的【人道之弊,天下沉于哀乐之邪而灭其天理】?”

吕惠卿抚掌:“善!正是此句!”

“天下事,坏就坏在,凡夫俗子不识大义,用私情假义而废大公!”

“当今天下,无圣人表率,故此,这京中百姓,方弃天理于不顾,而逐其哀乐之邪!”

吕惠卿素来高傲,对所有人都是如此,即使是士大夫们,在他眼中,也多半属于『拘泥于小仁小义之迂腐之辈』,就更不要说一般的布衣百姓了。

一般情况下,吕惠卿根本不会在乎他治下的民生情况。

他满脑子都是天道。

而在他个人认知中,这个天下除了王安石,就属他距离天道最近。

正是因为这个心态,吕惠卿才会成为众矢之的,天下公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