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3章 章惇要守制了(2 / 4)

加入书签

有教:国将兴,听于民,又教:夫君,神之主而民之教!”

“《礼记》又教: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!”

说着,赵煦就看向吕公着:“相公,缘何劝朕不听民言呢?”

吕公着顿时哑然,说不出话,只能拜道:“陛下圣明,是臣失言了!”

他终究,脸皮还是不如文彦博,没有办法顶着那些政治正确的圣人丶先王之教,喊出那句在他心里面的话——陛下,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,非与百姓!缘何要听百姓之言?

当然了,除了脸皮不够厚,吕公着还有一个顾忌——赵煦在去沐浴前,特意将一个人,也叫到了这东阖静室的屏风后面。

吕公着在进来后,就已经看到了那个在屏风后面的身影。

正是在今年接替范百禄,成为起居郎丶同修起居注的黄寔。

此人,是章惇的外甥,其父黄好谦,今以朝散郎而出知颍州。

黄寔父子,和二苏是密友,关系好到难以想像的地步。

当年,苏轼兄弟被贬,所有人都忙着和他们切割的时候。

黄好谦父子,依旧与之往来密切。

甚至,为了证明关系铁,黄寔冒着极大风险,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全部嫁给了苏辙的两个儿子苏适丶苏远。

故此,苏辙出知前,向官家举荐了黄寔,还特意说明,此人是章惇的外甥。

官家闻之便以苏辙推荐,加上『寔,章相公之甥也,朕宜嘉之』的理由,拜为起居郎丶同修起居注。

也正是因为发现了黄寔的身影,吕公着也有所忌惮。

好多话,都不好说。

就怕被记下来,写到了国史上。

……

送走吕公着,赵煦抿着嘴唇,坐在坐褥上。

等到黄寔的身影,从那屏风后消失。

赵煦才叹息了一声:“唉……”

这大宋的士大夫们,不要看满嘴仁义道德,但到了关键时刻,却是分得清自己的阶级的。

这一点,无论新党,还是旧党都是如此。

面对问题,所有士大夫,都会选择——再苦一苦百姓,骂名我来背!

而且,在这个过程里,他们不会有任何犹豫。

所谓仁义道德,只限于他们自身。

准确的说,是和他们同一个出身,同一个阶级的群体。

将严于律人,宽以待己的双标发挥的淋漓尽致。

当年,狄青为枢密使。

朝野内外的反应为什麽那麽大?

就是因为狄青不是他们的人。

只是一个大头兵出身!而且,哪怕被拜为枢密使,也不肯洗掉自己的刺青。

所以,狄青被所有人围攻。

包括武臣!

杨汲丶崔台符,之所以被人敌视丶孤立。

原因和狄青差不多。

杨汲是技术官僚,起家司法参军,一路走上来,乾的也都是工程丶技术类职位。

与那些宽袍大袖,满嘴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们根本不是一路人。

崔台符就更厉害了。

他甚至都不是正牌进士出身,而是明法科的进士。

这两个人,在正常情况下,是几乎不可能和正常的文臣一样靠着磨勘升官的。

他们的天花板,是被钉死在选人这个级别的。

故此,这些人只能找一切机会,抱皇权大腿博出位。

而,文臣士大夫们,在看到了这些人和皇权结合后开始蹿升,自然会厌恶。

……

吕公着回到都堂。

李常很快就找上门来,师徒两人于是关起门来开始商议。

等李常听完,吕公着介绍的入宫面圣经过后,他顿时叹息一声:“官家怎会想到,派人去民间,打探这两个小人的名声的?”

“这可如何是好啊!”

“若官家所遣去查访的使者回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