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5章 要顾全大局啊(3 / 4)
>
“官家……”太皇太后对赵煦道:“御史们,除了弹劾章相公擅自决断外,还弹劾他在交趾江北,屠戮士人……”
“据奏,章相公曾给指挥以上将佐以及土官们下过军令,言江北之地士大夫,皆可杀!”
“于是,江北诸州,血流成河,竟使衣冠遭戮,死者充盈,不计其数!”
赵煦当然早就知道了这些事情。
他连细节都很清楚。
老实说刚刚知晓的时候,赵煦自己都被吓了一跳!
赵煦曾私底下感慨:“真不愧是章子厚啊!”
对这个在上上辈子曾辅佐他的宰相,赵煦太熟悉了。
章惇在朝中,大部分时候,都是个笑眯眯的儒雅老头。
可谁若踩到了他的痛点,或者碰
到了他的底线。
那么,他的那句口头禅就会脱口而出:“翌日安能奉陪吃剑?”
在朝堂上都会杀气腾腾,气势凌人,光明正大的用吃剑这种话来威胁同僚。
到了地方,手握大权后,章惇杀起人来,是眼睛都不会眨的。
只要他认为该杀的人,他绝不会手软。
而且,他会干净利落迅速的将事情办完,让朝廷哪怕想救来不及。
这就是章惇。
一个性格特点极为明显的人。
一个到了七十岁,心态还和年轻的时候一样,没有丝毫改变的人。
所以,赵煦虽然还没有收到章惇的自辩书,不太清楚,他为何要这么做?
但这一点也不妨碍赵煦会给章惇打掩护。
他轻笑着,伸手抓着两宫的手,道:“太母、母后,章相公是儒臣吧?”
“?”
章惇的文章诗词水平,是有目共睹的。
这是早年间,连苏轼都佩服过的。
也就是他一直在仕途上高歌猛进,没有专注文章诗赋。
若他和苏轼一样,颠沛流离,搞不好,章惇也会留下无数名扬天下的诗篇、文章。
“既是儒臣,又怎会对儒臣下此毒手?”赵煦说道:“太母、母后,不妨等等看,等章相公的奏疏入京,便可知其中详情!”
两宫听着,点了点头。
也是哈。
章惇自己都是士大夫,怎么会对士大夫痛下杀手呢?
所以,要么是他杀的人都该死,要么是奏报的细节出了缪误。
章惇可能没有杀多少人。
但被人以讹传讹,甚至故意夸大了事实。
这样的例子,过去有很多的。
说不定,就是
“再者,太母圣节在即……”赵煦真诚的看向太皇太后,一副孝顺乖孙,完全为了祖母考虑的神色:“又怎能为了这么一点小事情,而使太母圣节喜庆受损?”
太皇太后没有表态,但她的神色,却已经出卖了她。
她若有所思的想着些什么。
赵煦一看就知道了,她其实也不想让事情搞大。
道理是很简单的。
这位太皇太后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。
慈圣光献寿六十有一,章献明肃寿不及六十。
参考这两位临朝听政的女主寿元。
她还能活几年?
好不容易,有机会,可以好好庆贺一番,也可以让她在天下臣民面面出出风头。
又怎能因为一点小事,就让她的坤成节圣典出现瑕疵?
不能够啊!
再说了……
交趾江北的士大夫们,跟她又没有关系。
这些人更不曾给过她半分好处。
凭什么叫她给这些人做主?
向太后一看,便在旁边,轻声道:“姑后,新妇以为官家所言甚是啊。”
“姑后圣节在即,岂可因区区小事,而使姑后圣节有瑕?”
“御史们应当顾全大局才是!也该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