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运河(3)(3 / 4)

加入书签

着沙盘。

    作为帝王,他上上辈子就已接受了完整的帝王教育。

    对于天下地理、名山大川、河流,都已了然于胸。

    何况他在现代的时候,经常因为工作原因,东跑西跑,去过大半个中国。

    论起经历和见识,这中古时代,怕是没几个人比得过他。

    自然他知道灵渠,他还亲自去那条延续到现代的古老运河游览过。

    铧嘴、大天平、小太平、斗门……

    那条千余年前的秦人,所建造的工程奇迹和劳动人民的智慧,哪怕在现代,依旧叫人拍手称赞。

    自然,赵煦知道,杨汲所说的灵渠之法是什么意思?

    就是灵渠的南渠的斗门和S型弯道。

    通过斗门,可以蓄水,使哪怕枯水期,船舶也能顺利通航。

    而南渠S型的弯道,又能减缓丰水期南渠的水流速度,保障船舶通航!

    灵渠都看过,赵煦自然也游览过那条在现代,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京杭大运河!

    不是现在的这条大运河!

    而是历经了元、明两代所修的那条大运河。

    而杨汲献上来的这个方案,之所以让赵煦觉得眼熟,就是因为,它其实是元、明大运河的一部分!

    准确的说,是会通河的一部分!

    而会通河,也是一个工程奇迹!

    尤其是会通河的核心,那个在明代修建,被后人称作‘运河之心’的伟大水利枢纽——戴村坝工程。

    也就是那个被人称颂为‘七分朝天子,三分下江南’的水利调节枢纽。

    这样想着,赵煦就循着记忆,在沙盘上找到了他在现代曾游览过的戴村坝的大体位置。

    “杨卿……”赵煦指向戴村坝所在之地。

    如今的郓州须城县一个叫南旺的草头市。

    “若在此地,设坝引汶水南流,迫其流入小汶河呢?”

    杨汲循着赵煦所指的地方看过去,同时,他在当地勘察、走访的记忆也浮上心头。

    他自然知道,官家所指的地方,正是郓州的最高点,也是徐州漕船北上最难的地方。

    无数当地的河流,汶水、小汶水、洸河……在他心中浮现。

    当地的地势、地理,也开始被他复盘。

 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