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专一制造军器局的进步(3 / 4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宋儒信这个的不多!

    天人感应理论,之所以还有生命力,纯粹是因为,士大夫们需要这玩意来钳制皇权。

    当然,考虑到思想动荡的破坏。

    赵煦不打算对天文望远镜进行什么宣传,只在内部试用。

    然后慢慢的,让士大夫们去接触。

    温水煮青蛙嘛!

    而在所有项目中,进展最大,进步最多的,无疑是造纸司了。

    主要是造纸司,现在的应用场景太多、太广了。

    造纸司,负责的是纸张的研发、改进以及油墨技术、印刷技术的发展。

    而,现在汴京城对更好的纸张以及更好的印刷技术的需求,是元丰八年的数十上百倍!

    旁的不说,单单是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的发行量,就足以养活造纸司上下了。

    更不要提,宋辽交子的大量发行。

    以及随之而来的,对纸张以及油墨、印染、防伪技术的需求。

    这一切的一切,使造纸司的规模,在三年间,膨胀了十倍!

    如今,已是一个拥有各种技术工匠、雇工数千人,上下官员三百多人的庞大机构。

    在赵煦的重赏之下,几乎每个月,造纸司都能上报一项或者多项新技术。

    新型纸张、新型油墨、新的活字技术……

    疯狂迭代之下的结果就是,如今的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,都已经用上了铅活字的印刷机器。

    其技术水平,大概类似于欧洲的古登堡印刷机。

    正是这一技术的出现,使得汴京新报的发行量不断突破新高。

    如今,最高日发行量已经达到了十万份!

    辐射了整个开封府!

    还随着各地商贾,流向了天下州郡,乃至于辽国、西夏、青唐吐蕃、交趾、西南五姓蕃、大理国等。

    专一制造军器局的成绩如此突出。

    赵煦自然不得不赏!

    于是,在五月庚午(25),降出诏书——沈括本官自朝请大夫(正六品)为中散大夫(从五品),进龙图阁学士,进封会稽郡开国公,加食邑四百户,食实封一百户。

    至此,沈括的官爵勋禄,终于回到了元丰二年,永乐城之败前的水平。

    同时,赵煦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