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人事(1 / 4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很快便到了元祐三年的六月。

    丙子(初一)。

    朝奉郎、考功员外郎欧阳棐,为著作郎、实录院检讨官。

    毋庸置疑,这是一项政治交易——自欧阳修去世,其诸子仕途,皆不顺遂。

    长子欧阳发,就不说了——这个倒霉孩子,当年被人诬陷其妻吴氏(吴充长女)和公公有扒灰嫌疑。

    这个案子,差点让欧阳修被处死(原因很复杂,一句两句讲不清,但欧阳修几十年大嘴巴开嘲讽,得罪了太多人是主因)。

    受此影响,他这辈子仕途都不可能有什么进步,只能在家里钻研金石学。

    如今,他和太学的吕大临,并为汴京金石会的正副会首。

    次子欧阳弈,看着就不太机灵的样子。

    几十岁的人了,还在光禄寺里混日子。

    基本上这辈子也就这样了。

    幼子欧阳辩是个书呆子,天天就知道之乎者也,但却根本没有乃父的文采。

    以至于,他在汴京衙内圈里,都是个透明人。

    于是,欧阳修诸子中,唯一可堪造化的,也就剩下这个欧阳棐了。

    所以,当初欧阳修去世的时候,就特意给这个三子铺路,让欧阳棐代笔给自己写遗表。

    结果,遗表送到京城,赵煦的父皇一句:此修自作也!与棐何干?

    这直接让欧阳棐从此戴上了一个【欺君】的罪名。

    那里还有人敢举荐他?

    于是,欧阳棐守孝服除之后的这十几年,一直是在地方为官。

    所担任的也基本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官职。

    直到赵煦即位后,才终于在司马光的运作下,改官成功。

    然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,一步步升到了朝奉郎(从七品)。

    如今,更是被赵煦特旨拜为著作郎、实录院检讨官。

    相当于进了赵煦的圈子,可以在赵煦身边,从打杂做起。

    类似于现代的书记处秘书。

    这样一个清贵的职位,自然竞争者众多。

    本来,欧阳棐的任命是通不过的。

    可谁叫,欧阳修收了个好学生呢——苏轼在陛辞的札子里,就求了赵煦两个事情。

  &n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