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孝子典范(7 / 8)

加入书签

 得把这个漏洞给堵上。

    毕竟,庆寿宫今天的表现,已经证明了——太皇太后的权力欲,没有半点消退。

    相反,她在想方设法的争取重新垂帘。

    这怎么能行?

    赵煦理了理自己的衣襟。

    上上辈子,少年时的那些如同梦魇一样的记忆,在脑海中闪过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……不管怎样……

    “朕都绝不会重蹈覆辙!”

    “所以……”

    “太母,别逼朕啊!”

    “朕可不想,大宋再出现一个如同斧声烛影一样的传说!”

    想对付一个在大内的老妇人。

    赵煦根本不需要大动干戈。

    一道密旨,几个老剩军,一个恰当的机会,就足矣!

    赵煦之所以不做,并非他念及什么祖孙情——这玩意若真的有,也早在他上上辈子的那些梦魇般的日日夜夜中被消耗殆尽了。

    不然,上上辈子,朝臣们提出要废太皇太后的宣仁烈圣谥号,甚至建议将其梓宫从永厚陵里迁出来的时候,他为何只是不同意,却没有惩罚任何一个提议这样做的大臣呢?

    也并非是顾念什么舆论观感。

    说老实话,这大内禁宫固然是个筛子,但也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流传出去。

    保密工作只要做好,不会有外人知道。

    赵煦唯一不那么做的原因,只有一个——向太后!

    他必须顾忌向太后的想法。

    这才一直在表面上,维持着祖慈孙孝,其乐融融的样子。

    甚至,在太皇太后撤帘后,反而提高了高氏命妇和高家人的地位、待遇。

    每日早晚请安,也很少落下。

    偶尔没去也会专门派人去说明原因。

    于是直到现在,包括向太后在内的所有人的眼中,赵煦都是一个孝顺、聪明、爱护宗室、宽遇外戚的好孙子,好皇帝。

    实乃当代孝子的典范!

    嗯,其实赵煦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。

    不过,他理解的孝,和当代的孝,有亿点点的不同。

    孝之大者,当如唐太宗,也当如明太宗。

 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