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八章 资本主义发芽了(2)(5 / 7)

加入书签

的下这许多的布匹?”

    “官家圣德,以市价七成收布,作坊主们高兴都还来不及!”

    “因为,便是七成的布价,他们也有得赚!只是少赚些罢了!”

    “且诸司专勾司收布,从来都是现金给付,作坊主们等于只要织出来布,就可以换成钱!”

    “如何不愿意?”

    韩维听着,嗯了一声,然后看向李筑:“李公事,且坐下来说话!”

    这个小小的坊中公事在方才的问答中,表现出了不俗的见识,其对本坊事务,可谓熟谙于胸,于是得到了韩维认可。

    韩维只是高傲。

    但他也爱提拔人。

    这是韩氏三兄弟的为官之道——他们兄弟,都是恩荫官出身(其实他们都考中过进士,但因为中进士的那一年,他们的爹还在两府,所以群情激愤,于是他们兄弟‘自愿’放弃了到手的进士功名)。

    恩荫官出身,想要走到高位,就得有人辅佐。

    故此,韩维这一生,前后发现、举荐了数百名大小官吏。

    有着至少十余位待制级大臣,都曾得到过韩维的荐举。

    甚至还有人改官,是拿到了韩维担保。

    且,随着年龄的增加,韩维越发的喜欢提拔、举荐人才。

    这甚至已成为了他人生暮年,为数不多,依旧能叫他兴奋的事情。

    过去三年,他在河南府和大名府,就先后向朝廷辟举、保举了数十人。

    乃兄韩绛,乃弟韩缜,俱是如此。

    几十年下来,可谓是门生故吏遍天下!

    这也是韩绛,能在回京后,顺利推动他的议程和改革的缘故——京中六部有司,皆有他或他的兄弟曾施恩提拔的人。

    其中不少人,还是在关键位置上。

    天下诸路,也同样有着大量韩家的门生故吏。

    恩相的法度,这些人自然愿意推动,以报答当年的提拔、荐举之恩。

    有了这些人,韩绛何愁做不成事?

    如今见着这李筑,不卑不亢,回答得体,做事勤勉,对于本职工作掌握熟悉。

    韩维自然有了点爱才之心。

    李筑受宠若惊,连忙拜谢,然后坐到了韩维面前。

    等李筑坐下来,韩维便问道:“李公事方才说,朝廷以诸司专勾司,逐月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