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九十九章 熙河人的教育发展之心(6 / 6)

加入书签

怪……难怪了……”

    象姑馆在非科举年,做的是皮肉生意。

    但到了科举年,做的就是掮客生意了。

    那些有意把自己的婚事卖个好价钱的各地士子,都会寻到象姑馆,然后在象姑馆的介绍下,与那些有意招婿的达官贵人、富商巨贾的代表会商、拉扯,定下嫁妆数额。

    到了科举放榜日,若其中了进士。

    双方就能按照约定好的嫁妆,完成交易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双方都能避免尴尬。

    所以,到了科举年,象姑馆就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人前。

    毕竟,没有人想和庆历八年的张尧佐一般,被人拿去当了筏子,做了成名的踏脚石——人家回头就踩着张尧佐的身体,娶了富弼家的千金!

    那事情,迄今都是汴京城里勋贵人家口中的教训。

    所以呢,大宋科举放榜后的榜下捉婿,其实只是故事而已。

    真实的榜下捉婿,现在都是演戏给人看的。

    大多数情况下,那些捉婿的人和被捉的人,都已提前在象姑馆里达成了交易。

    所谓捉与被捉,都是虚应故事罢了。

    想着这些,文及甫就到了熙河邸店之中。

    和大宋多数官方邸店一般,熙河邸店,也是由熙河路进奏院经营。

    所谓进奏院,乃是晚唐五代的产物,在晚唐五代时,权势极大,一些强势藩镇的进奏官,敢和中央掰手腕、讨价还价,甚至不惮用物理说服人——武元衡与李石对此有很多话想说。

    不过,和多数晚唐五代的制度一样,进奏院到了大宋,早已失去了多数职能,就连其所管理的事务,也被门下省所占有。

    进奏院唯一剩下的,就是这邸店了。

    文及甫一进邸店,顿时就为邸店内的景象震惊了——

    却见,这熙河邸店大堂之中,摆着七八张桌子,每一张都坐满了人。

    邸店内的伙计与酒博士、厨娘们,端着餐食与酒水,来回奔走。

    在阁楼上,更是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。

    显然,阁楼上的酒席与客人比大堂更多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