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九十五章 礼部试(3)(5 / 6)

加入书签

要派探事司逻卒监督,太学内部的太学生们,就自发的开始监督起同斋同舍的同学们。

    尤其是上舍生们之间,已卷到了非常夸张的地步!

    没办法!

    现行太学学分制下,太学生们不仅仅要学业成绩优秀,每一科都不能有短板。

    还得善于庶政实务,懂经济刑律甚至天文地理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一旦升到了上舍,需要前往有司官署实习的时候。

    万一,没有人肯要,或者在官署里的实习成绩太低。

    那就完蛋了!

    反之,只要学习成绩优秀,升到上舍生,谋得了一个到在京六部乃至于都堂实习的机会,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某位大人物的赏识。

    那就直接起飞了!

    典型例子就是赵煦选的马骨宗泽。

    这个元丰八年,才被赵煦特旨招入太学的浙江人。

    在不到三年内,就完成了从外舍生到上舍生的飞跃。

    如今更是,在号称天下文章之词垣、学者之玉堂的学士院内实习。

    上一个带他实习的人叫范纯仁,如今已宣麻拜为执政。

    现在带他实习的,则是三朝元老,天下名臣赵偁。

    赵偁在入京前,历任地方州郡数十年,有着丰富的基层行政经验。

    保守估计,今年科举之后,循例的太学出官名单中,必有宗泽的名字。

    而且,很可能是以太学第一的身份出官。

    一旦出官,按照元丰故事,起码也是通判资序。

    而如今,依太学新政,上舍生实习期间的工作经历,在出官后是认的。

    换而言之,等于宗泽只要出官,就默认他有一年的通判资序了!

    而大宋朝一任通判,最多两年。

    等于宗泽出官后,只要到地方上打个转,就可以回京改官。

    这比科举状元还爽!

    状元郎,初授也不过从九品京官而已!

    正是在这种预期下,太学内部经过充分竞争后,卷出来了一大批的人才。

    而且,还不是只会死读书的那种书呆子。

    都是在六部、开封府等有司实习过,并且实习评分相当高的人才!

  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