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九十三章 礼部试(1)(7 / 7)

加入书签

;  甚至是垄断了大宋的棉花!

    衙内们更是知道,仅仅是靠着种棉花,熙河路就已经快要能实现财政自给自足了——元丰八年,朝廷尚需每年通过户部拨给熙河兰会路四百多万贯。

    元祐元年,就已经只要三百多万贯了。

    去年,便减少到了不过两百万贯。

    听说今年,熙河路所需的中央拨款,可能只要一百多万贯了。

    而在财政自给自足的同时,熙河路每年能买马数万匹,维持十几万大军/保甲户、藩部兵马。

    过去,衙内们只是听家中长辈谈及此事,还没什么直观感受。

    如今,当他们亲眼看到,从包诚袖子里掉出来的交子后。

    传说映照到现实。

    他们知道的,熙河,真的崛起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发生在开宝寺前的小插曲,很快就平息了下来。

    各路士人,都开始收起了对熙河士人的轻视与蔑视。

    就连那个叫嚣着熙河士人是‘胡虏’的家伙,也在看到包诚袖子里掉出来的交子后,灰溜溜的藏到了其所在路的士子群中,不再冒头。

    无他!

    一切向钱看的大宋社会就是这么现实!

    有钱就是大晒!

    何况,熙河士人不止有钱,还有权!

    其父祖不是藩部大首领,就是大宋战功赫赫的遥郡甚至横班武臣。

    在某种意义上,他们也是衙内!

    是统治集团的内部成员,也是真正和赵官家共天下同富贵的人。

    与之相比,大部分的士人,都是寒门。

    那里敢继续嘲讽这些有钱有权,而且还懂得来汴京应考的衙内?

    甚至,有些人已经用着羡慕的眼神,打量起包诚等人。

    一些脑子机灵的,甚至已经想着,要不要接近他们?与这些富起来的藩部衙内们打好关系甚至建立姻亲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