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七十二章 科举作弊和反作弊(5 / 7)

加入书签

球第一港!

    当然了,他也只是嘴角笑了一下,就赶紧收敛起来。

    为了遮掩,赵煦看向章衡,假作正经的问道:“祖宗可有制怀挟者的条贯?”

    章衡低下头去:“回禀陛下,真庙时曾有脱衣搜身查验之策……”

    “然而,大中祥符年间,真庙为重士大夫,下诏废绝此术!”

    “理由呢?”

    “脱衣搜身查验,失取士之体!”

    士大夫都是君子。

    怎么能因为,一小部分人带小抄,就让所有人都脱衣接受胥吏的搜身查验呢?

    这太不体面!

    也不符合朝廷尊重士大夫的国策。

    这也是大宋朝的畸形和别扭所导致的必然。

    得国不正,加上太宗北伐失利以及澶渊之盟的双重打击,使得合法性被动摇。

    于是,就只能和士大夫妥协、让步。

    于是就只能通过让渡权力给士大夫阶级,来稳固统治基础,确立新的合法性——以文御武,与士大夫共治天下。

    自然的,士大夫的地位和人格,就必须尊重。

    于是,在大宋朝带小抄,已是科举的习惯和传统。

    不带小抄的,反而不正常!

    你不带小抄,那肯定考不过别人。

    自然,赵煦也不能否定真庙的‘英明政策’。

    不过没有关系!

    赵煦有自己的办法!

    他略作沉吟,就对章衡问道:“章卿,今之科举,朝廷许带的书籍是?”

    章衡答道:“回禀陛下,按都堂所请,今年科举,许带者乃是《元祐敕令》、《字说》以及《三经新义》!”

    赵煦点点头,继续摩挲着双手。

    科举,自然不是什么书都不准带的。

    若是这样的话,考生们万一用错了典,犯了忌讳,冒犯了某位先帝的名讳、宰执的名讳咋办(北宋不止要避讳皇帝和先帝们,还需要避讳宰执,甚至宰相的父祖有时候也需要避讳!)。

    所以朝廷每次都会公布需要避讳和注意的字词。

    称为某某敕令。

    今年都堂就在奏请了向太后后,公布了元祐敕令,将应该避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