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六十四章 朔党的黄昏(6 / 7)

加入书签

文臣,还是武臣,不管是宗室外戚还是勋贵。

    都纷纷上书,极言御史台的乱象,指斥宪司未能守职。

    在这些奏疏中,孔文仲、刘安世、韩川为首的言官,被人扣上了无数帽子。

    孔文仲还好。

    这位孔子的后人,虽然在政治上和苏大胡子一样是又菜又爱玩。

    但,他屁股确实干净。

    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好运了。

    贪污、受贿、结交外戚、宗室、侵占民田,徇私枉法……

    无数黑材料,仿佛是从地里面长出来似的冒了出来。

    而且,这些黑料还不像刘安世指责李常、李清臣等人在洛阳买园宅、在相州置田产那般,纯属脑补猜测。

    有不少,甚至是有鼻子有眼。

    显然是早有预备的!

    于是,舆论哗然。

    汴京新报在头版头条刊文,指斥御史台的混乱。

    汴京义报上,更是刊载了署名为‘白石山人’的文章,拷问‘御史台到底是谁的宪司’。

    在重重压力下,孔文仲先撑不住了。

    在十二月丁酉(十九),也就是群臣上札言事的当天,上表请罪,并求去。

    紧接着,第二天戊戌(20),韩川等六名御史台官员,先后上表请罪。

    刘安世比这些人多撑了两天,到十二庚子日(22),也顶不住了,上表自承罪责求去。

    赵煦得知此事,只是冷笑了一声:“此獠怕是被人逼着体面的吧!”

    “真是无耻啊!”

    大宋的士大夫们,都是很体面的。

    你看孔文仲,稍有风声,就立刻识趣的上表请罪求去。

    其他人也只观望了一天,就上章求去。

    对于群臣所奏的,几乎所有罪名,他们都不做辩解,只自承罪名,自请出知。

    但这刘安世却是垂死挣扎了好几天,等到汴京义报拷问‘御史台到底是谁的御史台’,他才知大势已去,上章承罪求去。

    赵煦自不会叫他讨得什么好!

    元祐二年十二月辛丑(23)。

    赵煦召见中书舍人顾临、范百禄,命这两人草拟罢黜诏书。

    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