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五十一章 亲幸蔡府(4 / 6)

加入书签

nbsp;   自然也有着赵煦自己对少年之时的那些懵懵懂懂的记忆的残留片段。

    元丰六年秋,确与中书侍郎张璪奏事于崇政殿,上忽悲不自胜,谓确曰:天下事,恐至于此矣!

    确骇曰:敢问所因?

    上曰:子幼奈何?

    确曰:陛下春秋鼎盛,忽有不详之语,敢问所因?

    上曰:天下事当得长君维系否?

    确曰:延安郡王陛下长子,臣不知其他!不审所谓!

    上曰:卿果能为社稷计,宜早谋划!

    确与璪俱进:臣等敢以死守!

    于是,就有了赵煦记忆中,那印象最深刻的童年经历——元丰七年春,他被自己的父皇牵着手,出现在集英殿上。

    也是在这次的集英殿上,他的父皇给他做了周密的安排。

    以王安礼出知江宁,命李宪、吕升卿行君臣之礼,旋即命他们各归所镇,又亲口宣布——延安郡王明春出阁,当以司马光、吕公著为师保。

    而这在后来,被证明是蔡确和赵煦父皇多月密议、规划的结果。

    然后就是那些命运之日,立储前后的刀光剑影了。

    有的是赵煦亲眼所见。

    那些在立储时,他被国婆婆抱着,亲眼目睹、亲耳所听的太皇太后和向太后之间的争执。

    而有的,则是后来才得知的。

    譬如,蔡确使其妻、母,入宫与向太后商议。

    譬如,蔡确和章惇在都堂,对王珪的逼宫,所说的话:言之则是从,不言则谐死!

    终于是逼着王珪说出了那句话:上自有子!

    也譬如燕达在立储前,对向太后所表的态——万一事有不虞,丞相率百官,达率将校争之,有死无二。

    而这些,他所不知道的,发生在暗处的刀光剑影,才是他上上辈子,被立为储君,能够顺利即位的根本原因。

    不然,就以赵煦记忆中的那些片段来看。

    以太皇太后的为人,以当初赵颢在禁中的种种行为和嚣张气焰。

    他别说即位了。

    能活着成年,都算是太皇太后爱孙心切,赵颢宅心仁厚了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此。

    蔡确、燕达,还有赵覠,都非死不可!

 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