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四十二章 舆论(2)(4 / 6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正是在这样的风气下,当年文彦博才能在朝堂上,当着先帝的面,坦然说出那句:陛下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,非与百姓共治天下!

    而无论是当时在场的大臣(包括王安石),还是后来得知此事的其他士大夫,以及先帝本人,对此都没有异议。

    因为这是共识!

    只有士大夫才享有各种权力和义务。

    布衣黔首,只有被士大夫统治、教导以及教化的义务。

    自然的,他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。

    范祖禹听着,却是冷笑一声:“刘安世!”

    他直呼其名,这在大宋士大夫中,属于非常严厉且极不寻常的态度。

    在一般情况下,直呼他人名讳,几乎就等于割袍断席。

    “汝给吾出去!”他指着自己家的大门:“吾家庙小,容不下阁下这样的大佛!”

    他冷冷的看着刘安世,就像发怒的猛兽。

    不止是因为刘安世弹劾了他的岳父。

    也不止是因为,刘安世没把他当人看。

    更是因为刘安世已经碰到了他的底线!

    作为司马光临终指定的衣钵传人。

    范祖禹在接下了恩师的衣钵的同时,自然也承担起了,必须随时随地维护老师名声以及功业的义务。

    而他老师司马光生前,最关注的就是农民,就是那些衣不遮体、食不果腹,备受压榨和剥削的农民。

    自元丰八年入朝后,他的老师,在上给朝廷的奏疏中,除了攻击、批判新法之外,其他几乎所有奏疏,都在谈论农民的辛苦,百姓的痛苦。

    但刘安世却在他面前,大发厥词,对布衣黔首,极尽贬低、羞辱。

    语言之中,根本没有把布衣黔首视作人。

    这犯了他的恩师司马光的大忌,也犯了他的忌讳!

    若不及时反应,与之果断切割。

    范祖禹知道,新党的那些小人,一旦得知此事。

    指不定会怎么编排他和他的老师司马光。

    当年,司马光在陈州的事情,迄今都还在被小人们拿来做文章攻击、指摘。

    一旦,他们得知刘安世方才说的话,而范祖禹却没有及时切割。

    范祖禹毫不怀疑,那些小人,定会拿去做文章,将他以及已故的老师还有整个资治通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