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宋传统——士大夫内斗(4 / 7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彼此咬成一团,打成一片。

    你骂我小人,我骂你奸佞。

    你指责我‘毫无才干’,我指摘你‘本无才德’。

    你说我是‘幸进小人’,我就说你在‘阿附权贵’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那些在现代历史书上,伟光正的君子人物们,一个个都是狼狈不堪。

    苏轼、苏辙兄弟和他的朋友们、程颐和他的学生们,司马光的徒子徒孙们……

    全都在烂泥里打滚,个个都把自己搞的灰头土脸。

    论斗争之激烈,丝毫不逊熙宁、元丰的新旧党争。

    等到绍圣,新党上台,清算完旧党后。

    新党内部,也在瞬间原地裂开。

    熙宁派、元丰派……

    章系、曾系、李系、邓系、韩系……

    一眼望去,朝堂上山头密密麻麻。

    各种合纵连横,各种互相扯后腿、下绊子、使刀子。

    也就是章惇手腕厉害,同时,他深得赵煦信任与支持,才没有闹得很过分。

    但章惇在绍圣、元符年间,也经常被人搞得灰头土脸。

    经常一个不小心,就会被各种明枪暗箭,射成马蜂窝。

    所以,章惇只能定期的上劄子求去。

    每次赵煦都得和他演戏,向内外宣示章惇圣眷深重,才能保护住他。

    而从元丰八年至今,朝堂大体平静。

    虽然中间偶有风波(譬如说王岩叟、刘挚、上官均等人都曾想要搞党争,但被赵煦强力镇压),但总的来说,新旧两党的领袖,都在赵煦的手腕下,只能捏着鼻子,选择和衷共济,暂息争斗。

    但,这就像是个压力锅。

    长期的压制,使内部矛盾,日益积累,却得不到发泄的通道。

    各个派系,在政治上的龃龉,越发深厚。

    这样下去,迟早是要爆炸的。

    尤其,大宋朝的政治体制,天生就是为了诱发政治斗争而设计的。

    大小相制,异论相搅的祖制下,都堂的宰执们,或许可以妥协、交易、让步,以求和衷共济,政治稳定。

    但,下面的年轻人,那些急于出头和进步的激进派。

    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