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三十二章 实有淳古之风的文及甫!(5 / 6)
p; “善!”赵煦抚掌:“将来有机会,朕当夜入瓦肆,以观众生之相!”
汴京城最繁华的时候,莫过于晚上。
而汴京最热闹的,永远是晚上的瓦子。
而瓦子中最喧哗的,自然是各大勾栏。
文及甫听着,却是低着头,道:“若陛下既往,臣乞为前驱!”
赵煦听着,眼睛一亮:“爱卿果然很有趣,与别人不同!”
这要换了其他任何人,肯定是孔孟起手,祖宗之制压阵,非得说的他认错不可。
但这文及甫,却是很有意思。
他甚至想给赵煦当导游!
他难道不知道,这样的事情一旦曝光,为外人知道。
他立刻就会被打成佞臣、小人,为天下唾弃?
文及甫被赵煦一夸,心中原有的谨慎,立刻消失了大半,他低着头道:“不瞒陛下,臣对汴京诸勾栏瓦肆,颇为熟悉……”
“诸瓦子中有趣之地,更是无所不知!”
“设使陛下愿往,臣自当为前驱,以引陛下圣驾!”
“善!”赵煦颔首:“就这么说定了!”
“到时候,朕带上几位国手,定要将大宋夜景与诸瓦子的热闹之景,落于画布之上,使千百年后的后人,依旧可知,如今盛世之景!”
在现代,研究大宋汴京,就离不开《东京梦华录》与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尤其是后者,以画作的形式,将汴京城定格在了其最辉煌的时刻。
然而,对后人而言,也是有遗憾的。
这遗憾就是,清明上河图只是市井之画。
并未深入汴京闾里,也没有汴京最热闹、喧哗的夜景,更没有晚上的勾栏瓦肆之景。
这一点,赵煦的老师,不止一次遗憾过。
倒不是老人家老夫卿发少年狂了。
实在是,缺了汴京的夜市,没有勾栏瓦肆的画面,大宋汴京城就始终是残缺的。
若能有一副可以传到现代的,如同清明上河图一般,将汴京夜景以及勾栏瓦肆的喧哗热闹,都记录到画布上的画作。
对于专门研究这个方向的学者来说,这就是无上瑰宝!
哪怕少活十年,他们都乐意!
赵煦在现代,深受师恩,有机会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