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二十三章 菜单上的高丽(7 / 8)

加入书签

p; 这不是有高丽这个大冤头吗?

    高丽人不是答应过,岁贡辽国白银八万两,绢布三万匹?

    作为全天下最爱好和平,最看不得战乱的君主。

    赵煦素来是悲天悯人的。

    所以,他选择了接盘。

    将高丽岁贡给辽国的岁币,折算成白银十二万两。

    这样,辽国就只需要再给大宋十三万两就行了。

    当然,因为这笔钱本质上是高丽岁贡给辽国的。

    所以,辽国需要承担起责任来。

    简单的说,就是这笔钱,辽国负责监督高丽国履约。

    同时,赵煦也通过书信,告知了辽主——高丽已应允,作为大宋调停的报酬,岁贡白银十二万两与大宋。

    所以,辽主需要对这笔大宋的岁贡,也承担监督义务。

    而做买卖,素来就是漫天要价,落地还钱。

    面对赵煦开出来的条件,辽主耶律洪基,自然是不满意的。

    先是针对高丽对辽的岁贡,提出异议。

    耶律洪基坚持认为,高丽给辽的岁贡,不应该只换算成白银十二万两。

    他认为,起码也该值十三万两!

    然后,耶律洪基又在这个事情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出——辽军监督高丽纳贡,得要辛苦费。

    所以,大宋方面,得在十三万两的基础上,再给辽国一万两的好处。

    同时,大宋部分的岁贡,辽人也想要好处费、辛苦费还有抽成。

    从交子新约达成,到现在的这半个多月时间。

    赵煦就一直在和耶律洪基,在这些细枝末节上谈判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细节的谈判,也渐渐接近尾声了。

    如不出所料,辽主最新送来的国书,应该就能敲定最后的和平条约条款了。

    至于高丽人?

    不好意思,从谈判开始到现在,赵煦都忘记派人去通知他们一声。

    大抵得等到相关条款,都已经落定后,才会派人去知会一声。

    辽人那边,应该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这很好理解。

    都已经上了菜单的小国,就不要妄想决定自己的命运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