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六十四章 文彦博成了工商业鼓吹者(5 / 8)
借鉴、使用蒲宗孟发明的【涓滴理论】。
举着一个个例子,说明某某是如何通过雇佣穷苦百姓,使这些百姓和其家人得到温饱,安居乐业,并使社会风气都得到了改善。
这让赵煦看的都有些恍惚了。
这还是文彦博吗?
那个当年对赵煦的父皇,说出‘陛下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,非与百姓共治天下’的文彦博哪里去了?
哦……
文彦博马上就要买扑下一个抵当所,并让其子文及甫去经营。
那没事了。
屁股决定脑袋!
当年的文彦博,是地主士绅的代表,他自然要站在地主士绅的立场说话。
现在,文家要开始通过抵当所牟利。
自然,他的屁股就坐在了新兴的工商业、手工业集团这边。
给【良善百姓】说话,自是理所应当。
因为,文家已经是【良善百姓】的一员了。
赵煦看完文彦博的文章,继续看汴京义报上刊载的其他内容。
汴京义报的其他版面,也刊载了不少士人文章。
也都是在议论、评论,府界之事。
总体上来说,舆论都是倾向于【良善百姓】一方的。
就连刊登的诗词,也都是如此。
赵煦看完,放下手里的报纸,赞道:“善!”
“汴京义报的立场,还是站得稳呐!“
“童贯在政治上是可靠的!”
一旁的冯景听着,赶紧低下头去。
赵煦看了看他,笑了起来:“冯景啊,你要和童贯认真学!”
“不要因为你的级别比童贯高,就在人家面前摆谱……”
“诺!”冯景赶紧应命:“大家教诲,臣铭记于心!”
“嗯!”赵煦点点头。
接着他就看起了汴京新报。
和汴京义报不同,汴京新报,在曾布开始接手相关案件后,就慢慢的开始对案情降温了。
不再追着报道相关案情,也不再上跳下蹿的挑动舆论。
而是按照赵煦的指示,将注意力重新放回汴京城。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