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四十四章 清清白白爱民如子的好官家(6 / 8)

加入书签

算好。

    甚至可以说平庸。

    但问题是……

    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去了!

    尤其是那一句:涓涓细流,可以济沧海!

    简直就是对圣人的微言大义的完美解读!

    不!

    这就是圣人的本意!

    必是孔子在千余年前,真正的所思所想。

    也是汉唐之主,所不能采用的,而唯有本朝,唯有当朝官家,才能采用,才愿意采用的千古圣政。

    天子,真乃明君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而那些巨商大贾之家,当然也很关注汴京义报和汴京新报。

    尤其是汴京义报这种面向士大夫的报刊,巨商大贾们的关注还在士大夫们之上。

    这是商贾们的天性使然。

    他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去模仿、想象并尽可能的让自己融入到主流圈层中去。

    大宋的商贾们尤其如此。

    他们传儒袍,戴儒冠,不管有没有学问,都会在家里准备辟一个书房,装满书册,假装自己也是士大夫。

    所以,汴京义报每次发行,司马光旧邸前,就会排满长队,都是京中富商们的下人。

    故此,今天的汴京义报一发行,就被这些人买走,然后送到了各自主人手中。

    而这些巨贾,自然都养着一大批文人,专门给他们解读汴京义报上的文章诗词以及典故。

    此刻,这些巨贾,听着自己的门人的解读,也看着手上的汴京义报。

    一个个心脏砰砰的跳动着。

    “太史公曰:礼生于有而废于无!”

    “诚哉斯言!”

    “使天下人皆有其业,则天下可得温饱!”

    “故治民之要,在富民,富民之道在使富者殖产!”

    “黄金藏于室,不过死物,饰于佛,不过泥胎,若以之殖产雇工,则一人之金,飞入万家之中,使万家温饱!”

    “先王之道,圣人之教,在其中矣!”

    有些没什么文化的商贾,已迫不及待的看向了他们的门人。

    这些门人立刻,开始为自己的东家解疑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