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四十五章 各方(5 / 11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宋处仁是已故的龙图阁学士、赠礼部侍郎宋敏求之子,其祖父是燕宣献公宋绶。

    而宋家,经过宋绶宋敏求父子数十年的经营,已经是这汴京城中最大的士大夫公卿社交场所。

    无论新党、旧党,只要到了宋家,都会暂时放下恩怨。

    而原因只有一个——宋家有着所有士大夫都渴望的东西——藏书。

    从宋敏求生前的著作,就能看出他家的藏书,到底有多么丰富和强大了!

    《唐大诏令集》、《六宗实录》、《长安志》、《春明退朝录》。

    宋敏求能有这些著作,靠的就是他家收藏的那几万卷,连宫中都未必有的唐代史料、典册、诗集。

    无论是欧阳修写新唐书,还是司马光写资治通鉴,都得找他借阅藏书。

    那么宋家为什么有这么多藏书?

    那是因为,宋家掏空了四个大宋藏书大家的家藏!

    第一个是宋绶的外祖父杨徽之。

    杨徽之是从五代走过来的文人,收藏了大量的唐五代典章。

    但他没有儿子,死后,家产为诸女婿、外甥所分。

    而宋绶不要钱,只默默拿走了杨徽之的藏书。

    第二个,则是真庙时的宰相文简公毕士安,这是宋绶生母的祖父,也是其妻子的曾祖父。

    因宋绶父子好书,毕家藏书,被他们父子如松鼠搬家一样,在数十年中,一点一滴的搬空了。

    第三个是魏文征公王旦。

    王旦生前,很喜欢宋绶,所以王家藏书,也难逃毒手。

    第四个,则是当朝的宰相吕公著。

    因为,吕公著的次子吕希哲的妻子,就是宋敏求的掌上明珠。

    所以,宋敏求在世的时候,就盯上了吕家那从吕蒙正时代就留下来的家藏藏书。

    吕公著也知道宋敏求好书,于是敞开家门,任由其抄录甚至搬运。

    就这样,宋绶父子两代人,靠着掏其他人家的藏书,以及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,到处购买、搜罗古籍。

    撑起了整个大宋,最丰富、最全也最好的唐五代典章库。

    无论是唐五代的史料还是唐五代的诗篇,都藏在宋家的书架上。

    而且,因为宋绶父子爱书、喜书。

    所以这些宝贵的文献,都得到了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