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二十二章 马尔萨斯的阴影(4 / 5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所有人的一切努力,一切挣扎,其实都在加速这个循环。

    比如说,当年范仲淹等人,发动庆历兴学运动,大兴州郡教育

    。

    然后,天下诸路的发解试卷到飞起。

    以至于,大宋不得不发明特奏名进士,来安抚

    那些屡试不中的读书人。

    不止读书人卷。

    便是考上了进士的人也在卷。

    大宋一个萝卜一个坑,但位置却相当有限。

    文臣京朝官从仁庙开始,就一直在两千八百人上下波动,选人则一直在一万上下来回。

    但,光是每三年的进士就有四百多。

    此外,恩荫、奏举官,每年都有三四百人。

    差遣是有限的,而官员却在不断增加。

    大宋朝廷对此几乎束手无策。

    最后只能是发明各种各样的条贯,将官员的任职年限不断下调。

    一个县令,常常才刚刚熟悉一下辖区情况,规划好施政,朝廷的调令就来了。

    因为,有几十甚至上百人在汴京等着他离任。

    熙宁兴学之后,这个情况就更严重了。

    士大夫越来越多,但差遣却固定不变。

    同样的情况,发生在民间。

    土地恒定不变,但人口却在不断增长。

    于是大量百姓,涌入城市。

    汴京城城外的九厢十四坊,现在已经只有老天爷才知道,到底住了多少人?

    也是因为城外的土地,被大量占据。

    导致汴京菜价涨上天。

    这一切的一切,就像一条不断收紧的绳索,死死的勒着大宋的脖子。

    新党上台,解决不了。

    旧党上台,还是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局面。

    于是,新党上台搞裁军,希望解放财政,让国家有钱来办事。

    而旧党上台,就开始搞扩军。

    目的是,稳定城市,特别是东南大城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