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九十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(3 / 7)
言:初,康直获罪时,以奴事李宪,宪因此谋救,竟使其脱罪!”
“今朝廷欲用为一路帅臣公议不允,乞陛下明察之!”苏辙说着,再拜顿首。
赵煦听着,脸一黑,你们这是抓着李宪不放了是吧?
想想也对,去年这些士大夫没有搞掉李宪,心里面一直憋着一口气。
如今,抓到机会,自然是要穷追猛打,将李宪掐死。
最好将之钉死在耻辱柱上,再踩上一万脚。
没办法,李宪身上的debuff太多了。
内臣、边帅、大将、曾经手握重兵、战功赫赫……
简直是唐代北衙的那些权势滔天的大貂铛们的翻版。
所以,文臣们只要听到李宪两个字,就难免PTSD,联想到中晚唐时代,那些手握重兵,废立天子,杀宰相如杀鸡的权阉。
而李宪现在又碰到了另一条红线——勾结文臣。
而且,有文臣‘奴事/谄事’于他。
无论他的出发点是什么?
清流士大夫,是绝不会坐视这样的事情的。
防微杜渐也好,以儆效尤也罢。
他们都会推进这个议程。
而作为皇帝,赵煦是不能在这个事情上,对这些人设置障碍的。
原因很简单——这是大宋的政治传统。
在面对宗室、外戚、武臣、内臣的时候,实际上,皇帝和文臣士大夫是一个唱红脸,一个唱白脸。
文臣们是可以随意对宗室、外戚、武臣、内臣的不法行为进行弹劾、攻讦的。
他们骂的越凶,皇帝回护、偏袒宗室、外戚、武臣、内臣的时候,得到的感激和感恩就越多。
同时,这也方便皇帝可以随时的罢黜、下狱、处死那些不听话的家伙。
这就是大宋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另一重含义。
所以,大宋历史上才会出现那么多,‘敢于直言犯谏’,而且‘不畏权贵’的大臣。
而政治传统一旦被破坏,后果将是毁灭性的。
所以,赵煦也只能是耐心的听着苏辙说完他的话,才沉声道:“卿所言,固为良言。”
“然则,叶康直乃太母所除……”
“朕为人孙,当奉孝道……”
&nbs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