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八十八章 赵官家们的用人之道(4 / 8)
开了绿灯,还开放了许多技术给曹家名下的工坊。
就连如今还在整合质库的抵当所,赵煦也私下指示了贾种民,给曹家留一个名额。
而曹家自然是投桃报李,在很多事情上,都为赵煦冲锋陷阵。
尤其曹佾,充分发挥曹氏外戚深耕大宋朝堂数十年的优势。
在好多事情上,都充当了鼓吹手。
韩绛的改革,能够落到实处,是离不开曹家、高家、向家、刘家、杨家等外戚的配合和支持的。
这也是封建社会的常态。
除非可以打破原有的利益体系,重塑新的利益集团。
不然,就必须得到旧的利益集团的支持与配合。
否则,这些人或许成事的本事没有,坏事的本事是一定有,而且非常大!
王安石变法,之所以失败,一半以上的原因,就是汴京城的宗室外戚,一直在和新法、新党唱反调。
王安石两次罢相的背后,都藏着这些人的黑手。
所以,赵煦在庆宁宫醒来的那一刻就已经知道。
他想要做事的话,就得先喂饱这些人。
就像他在现代看过的那部电视剧中和珅和大人的救灾理论一般——只有先喂饱当官的,才能救灾。
当官的没有喂饱,灾民肯定不会有吃的!
这个道理虽然很歪,但却是真理!
多少事,都是坏在这些人手里的?
旁的不提,前段时间,赵煦扑买绫锦院的时候,要不是曹家、高家、向家、刘家、杨家帮着他弹压下去了其他外戚、宗室家的不满,还逼着那些人吐出了大笔利益。
赵煦那里能这么轻松、简单的,完成绫锦院私有化?
信不信,在一开始,他就要遇到在京诸司、诸场坊的强烈反对!
这些人完全可以利用他们把持、控制诸司百年的经验,让诸司衙门停摆。
曹佾看着那个搀扶着自己的少年官家,他诚惶诚恐的道:“官家是君,老臣是臣……”
“无论如何,君臣之礼不可废啊!”
说着,他就感慨起来:“官家是明君,仁君,奈何老臣老朽,已没几年时间了……”
“若老臣能年轻十岁,那该多好啊!”
赵煦一听,就明白了,老国舅这是在给他递话呢!
&n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