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六十四章 锡庆院(4 / 7)
; 而南京应天书院,当时虽已是应天府府学。
但其跟脚,却是大中祥符年间,睢阳先生戚文同在富商曹诚资助下所创办的私学。
至景佑年间,应天书院才在晏殊的支持和推动下正式入编,成为应天府府学。
换而言之,孙复与胡瑗,先后入主太学,并将太学变成大宋最高学府的事情,就相当于在现代有个民办三本大学的校长,带着一帮支持者,来到帝都将一所初创的公立大学经营成超过清华北大的第一大学。
然后这个校长还直接把办公室搬进教育部大楼,堂而皇之的开始制定全国高考的卷子。
对大宋来说,这颠覆性的历史转折。
自孙复、胡瑗之后,汉唐旧儒的经义注疏,彻底被扫进历史垃圾堆。
连科举考试,都不再考那些东西了。
这就是赵煦要来太学,而且特意来锡庆院的原因。
他是来寻根的。
寻找庆历新政的根,寻找熙宁变法的根。
同时,赵煦也是来发声的。
将他的声音,说给那些聪明人,那些能嗅到时代风云机遇的人。
……
半个时辰后,赵煦走出锡庆院。
“乐正!”赵煦在走出锡庆院的门口时,忽然看向那个跟在陆佃身后的黄隐。
黄隐闻言,立刻上前:“陛下有何吩咐?”
“前些日子,西京国子监有司曾上书,言西京国子学,自文太师、司马温公等相继入京后,日渐凋敝,国子学诸生日益懒散,学风涣散!”
“朕心甚忧!”
“卿是司马温公所欣赏,并向朕举荐的清正廉明之士!”
“未知爱卿可愿去西京国子学,待朕执教,以兴盛西京学风,以继司马温公之教?”
黄隐愣住了。
他咽了咽口水,正想着如何婉拒。
赵煦却看着他,叹道:“难道乐正不愿意?”
“司马温公可是一再向朕保举过爱卿的啊!”
无数眼睛,立刻聚焦在黄隐身上。
黄隐没有办法。
他在一开始,就是以司马光最坚定支持者和仰慕者的身份出现在大宋政坛上的。
为了向司马光靠拢,他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