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见与安排(6 / 9)

加入书签

是有逼格的。

    一般人想拿到这个贴职,根本不可能。

    只有那些久在地方监司(转运、常平、提刑)为官,却怎么也升不上去的老臣,才有机会拿到。

    而这些人,拿到这个贴职的方式,是纯粹靠磨勘。

    从直宝文阁,一步步水磨工夫磨上去。

    等他们拿到手的时候,已七老八十,入土不远,所以直龙图阁又被人称作:死龙。

    拿了就死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
    像苏轼这样,五十一岁这样年富力强的年龄,以朝官身份拿到直龙图阁的例子,从熙宁甚至治平、嘉佑就已经没有了。

    苏轼当即俯首拜道:“陛下隆恩,亲拔微臣,微臣感激涕零,必为陛下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
    赵煦等的就是苏轼这一句话。

    他轻轻颔首,道:“朕于爱卿亦有厚望!”

    “今年以来,朕屡遣使赐书爱卿,爱卿也一直都是遵照朕的旨意,将事情都办的很妥当。”

    “朕很满意,卿要再接再厉!”

    今年以来,登州那边无论是大建大奥,还是鼓励渔业,以及近来的,向高丽运输/走私武器、粮食。

    都是苏轼在办,而且办的很妥当。

    特别是鼓励渔业,苏轼做的甚至比陈睦还要好。

    陈睦只是遵照赵煦的旨意做事,多少缺乏了一点主观能动性。

    苏轼则不同,他充分发挥了自己文豪的优势。

    不止一次又一次的写诗词,称赞登州鱼干,还各种带货。

    江宁的王安石、汴京的韩绛、吕公著、张方平、苏颂,都被他带了进来。

    这些互相写诗唱和,一起抬轿子,生生的将登州鱼干,打造成了名牌。

    此外,苏轼还拿着公使钱,在登州将渔船租赁给百姓。

    而百姓偿还的办法也很简单——不还钱,只给鱼就行了。

    这使得百姓的贷款买船积极性大增,登州渔业大爆发。

    短短一年,登州渔民的群体就扩大了十倍。

    登州外海多个岛屿,成为了渔民们晒网、卸货之地。

    就连沙门岛,都不能幸免!

    再这样下去,沙门岛恐怕就不能作为大宋流放重刑犯的目的地。

   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