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二十一章 赵煦:尔等竟敢孩视于朕?(5 / 9)

加入书签

时,汴京城的百姓就算丢了头猪,也会找官府,让官府帮忙找回来。

    所以这个事情传到了太祖耳中,太祖皇帝在知道这个事情后,派了一个叫梁周翰的官员过来彻查。

    梁周翰查完后,回禀太祖,证明户头们确实盘剥、克扣、贪墨织工的钱。

    同时他查出来,因为这些家伙的缘故,所以绫锦院里的丝绢质量也在下降。

    太祖顿时大怒,从此罢户头之制,对绫锦院进行了改革。

    他采纳梁周翰的建议,罢户头后,不再设置户头,充当监工,而是让绫锦院的织工们直接承担生产任务。

    由绫锦院提供原料给与织工,织工们在拿到原料后,自己回家自行生产。

    而绫锦院则按照织工们上缴的绢布绫罗的数量、质量,给付酬劳,并计算这些织工的资序——是的,在理论上来说,绫锦院的织工属于厢军,是体制内的一部分,所以他们也可以磨勘升级,走伎术官路线。

    很先进吧?

    这就是现代的很多纺织工厂里很盛行的计件工资制!

    当然,受限于时代和技术以及原料供应,绫锦院的这套计件工资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行为。

    织工们,依然被绫锦院所束缚。

    他们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,只能在汴京城活动,而且还有任务配额。

    假若完成不了的话会有惩罚。

    此外,他们拥有的生产资料,无论织机还是原料,都属于官府所有。

    所以,他们得给绫锦院交钱用于租赁织机的费用。

    同时他们必须用绫锦院给的原料,完成指定的生产任务。

    赵煦用屁股都能想到,这里面肯定有无数弊案。

    压榨剥削更是可以想象的。

    但,这依然是很进步的生产方式。

    赵煦早就让石得一的探事司,摸清楚了绫锦院、东西染院的生产方式了。

    所以他知道,绫锦院的这些所谓的织工,早就不是单纯的织工了。

    他们更准确的称呼,应该是小作坊主。

    一般都是一个织工,带三五个女工,用着两三台织机,组成一个小型工坊。

    他们一边完成绫锦院的任务,一边织布卖钱。

    日子怎么说呢?

    算是中产之家吧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

   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