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零七章 司马光之死(2)(5 / 8)

加入书签

趾入寇的始作俑者,王振则是新党在大理寺内的钉子,一直以来,坚持以律条断案的典型。

    于是,就连汴京的市井百姓都看出来了。

    怎么说来着?

    哦!

    “当今官家,颇类汉文!”

    韩绛眼观鼻,鼻观心,只低着头,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。

    而他心中,比谁都明白。

    当今官家,何止颇类汉文?

    就以这一年多的观察和感悟来看,这位官家已经将汉文帝的精髓学到家了。

    嘴里都是天下万民,心中全是钱帛!

    这样想着,韩绛就没怎么注意听门中的君臣对话了。

    只隐约听了,官家又问了司马光一些事情。

    但,都是些很私人的问题了。

    比如说司马光有什么推荐的人才啊?

    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人啊?

    还有什么心愿啊?

    都是些虚应故事的事情。

    没什么需要注意的,历代以来,也都有规则。

    像司马光这样的重臣,天子不亲视其病也就罢了。

    一旦亲临慰勉,那么他临终的所有要求,基本都会满足。

    可能等了大约有小半个时辰吧。

    门内的君臣对话,终于结束了。

    官家在贴身的几个带御器械的御龙直的护卫下,来到门口。

    韩绛连忙持芴正立,然后领着群臣,深深一拜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公等都进屋看看吧。”赵煦对他们说道:“与司马相公,好好说说话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就掉下一滴眼泪来。

    “相公,受皇考托付,为朕顾命大臣,不辞辛苦,带病忙于国事,不舍昼夜,不顾自身,以至因劳成疾,可堪天下楷模,可为士人表率!”

    “司马相公,所进忠言,朕当铭记在心,将来以之自省!”

    “也愿诸公,都如司马相公,于朕多进忠言,拾遗补缺,辅弼国事!”

    说着,他就叹息一声,一副无比悲伤的模样。

    不知道的人,恐怕还会以为,他将司马光当成了国之柱石,视作了天下社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