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七章 点下重商主义的第一个点数(4 / 7)

加入书签

都会征税。

    皇帝要的贡品,就没有任何税收。

    甚至地方还得自己掏钱,自带干粮帮皇帝送到京城。

    同样的,汴京的漕粮,也不需要交税。

    从东南起运的漕粮,在大运河上一路绿灯,直抵汴京,中途没有任何官府刁难、吃拿卡要。

    正是因此,汴京的粮价才会长期维持在低位——基本和产粮地持平(北宋皇帝长期对汴京粮价进行补贴,人为压低了汴京粮价)

    所以,都大江淮等六路发运使司衙门以及白波三门发运使衙门的差遣,从来都是肥差——因为可以在漕船上夹带商品,一年下来,哪怕是个小官也可以轻轻松松赚到几百贯甚至上千贯的利润。

    所以,用漕船之制,就是要宣布中枢定点采购的海盐、鱼干,在天下州郡免税通行。

    用蚕盐之法,配与百姓,则是要将这些东西,强行卖给百姓。

    鼓励地方多售海盐及鱼干,所得利润地方和中枢对半开,就是给地方官府分配好处了。

    这算是打一棒子,又给颗甜枣了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似乎是三赢了。

    百姓交的钱,现在可以拿到实物了,不再是和过去一样,给了钱却看不到盐。

    如今,至少可以拿到一些实物了。

    登州等地的海盐、鱼干,现在也能卖出去了。

    朝廷和地方,大抵也能赚到一些钱。

    就是……

    两位宰相,总感觉有些不太现实。

    可能吗?

    大家都赢的话,谁在输?谁在付出代价?

    可他们也不敢问,更不会问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。

    这个事情,是官家亲自提出来的。

    而且,为了推进这个事情,官家可是发了脾气,做了文章的。

    这就意味着——他无论如何也要做这个事情。

    甚至可能有了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决心!

    同时,蚕盐法的败坏,和他们的父亲都已经捆绑在一起了——官家已经暗示了。

    所以,现在改革蚕盐法,使之重新恢复一定济贫属性。

    等于给他们的父辈解套。

    以后再也没有人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