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七章 蔡京的循循善诱(12 / 13)

加入书签

nbsp;  是啊!

    祖宗法度,当官要考核才能授官注阙。

    现在,这个吴安持,连圣人仁恕宽厚之道都不放在心上,甚至不顾太皇太后坤成节圣典,做出这样的事情,可见他确实是心中没有圣人之教,也忘了大臣的本份。

    命其去太学之中反省、再学习,这是对他的爱护,谁都挑不出错来。

    就是……

    朝臣们会答应吗?

    两宫的这个忧虑很快就不存在了。

    因为御史中丞傅尧俞的奏疏,被送到了两宫面前。

    在奏疏中,傅尧俞言辞极为激烈的弹劾了吴安持当街行凶的行为。

    认为这个人‘实不堪为大臣’。

    所以,他直接建议两宫:罢其官爵,永不叙用。

    对傅尧俞来说,这是他的本职工作,也是他的身份地位应该说的话。

    身为御史中丞,若是连这种事情,他都不敢发声,那他傅尧俞就该回家去种地了。

    而随着傅尧俞的奏疏入宫,其他御史的弹章,也接连而至。

    不分新党、旧党,都开始对吴安持落井下石。

    没办法!

    这个事情,是太师文彦博起的头。

    文彦博和吴安持是亲戚,尚且都大义灭亲了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御史台的乌鸦们,若是在这个事情上装聋作哑了,公信力何在?

    再说了,傅尧俞都带头冲锋了。

    御史们哪怕只是为了表面态度,也要跟进。

    随着御史们弹章不断入宫,两宫于是开始召集宰执,对这个事情进行讨论。

    顺便,就将赵煦的意见,拿出来与大臣们商量。

    然后……

    自然就没有然后了。

    所有宰执大臣,包括和吴家关系非常密切的吏部尚书韩忠彦、礼部尚书曾孝宽,都对赵煦的处理意见,非常拥护。

    纷纷直言:诚乃至仁至圣之言。

    门下侍郎司马光,甚至上书说:诗云:与其惩,而毙后患,此先王所以治天下,今天子用先王之教,而施仁恕于大臣……

    没办法!

    赵煦的提议,完全符合儒家的传统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