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六章 唯恐天下不乱的赵煦(3 / 4)

加入书签

一定转达给我国国王。”

    “嗯!”赵煦颔首,对释义天道:“朕听说贵主喜欢诗词,故而命人准备了几篇我国词臣的诗篇,赠与贵主,以便赏析!”

    说着赵煦就拍拍手。

    冯景托着一个玉盘来到了释义天面前。

    玉盘中装着的都是大宋知名诗词大家的亲笔真迹!

    其中,就有着苏轼近来新写的一篇词。

    释义天见着,那些诗词真迹上的署名,咽了咽口水,立刻拜谢:“陛下厚爱我主,贫僧代我主再拜谢恩!”

    如今的高丽国王,正是释义天的胞兄。

    释义天当然知道,自己的哥哥的软肋在哪个地方?

    诗词!

    是的,他的哥哥,自幼酷爱诗词,仰慕大宋文人的风采。

    可惜,因为辽国阻隔,大海隔绝,一直不能欣赏到大宋诗人和词人们的文章风采。

    所以,释义天知道,他的胞兄只要看到这些诗词,定然欣喜若狂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篇署名:东坡的词。

    在他胞兄那里,价值连城!

    赵煦摆摆手,道:“卿不必如此大礼。”

    “朕及朕皇考,对贵国可是寄予厚望……”

    释义天躬身不语。

    高丽和大宋的接近,两国都清楚,其实只有一个原因——两国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:辽国。

    相对来说,高丽比大宋,有着更切身的危机意识。

    在过去,辽国人多次大举入侵高丽,让高丽夜不能寐,时刻担心亡国。

    到现在都还占着高丽的保州(今朝鲜义州)。

    高丽人一直在为了这个事情和辽国人打嘴炮官司。

    所以,尽管如今的高丽王已经即位两三年了,但却还是没有派人去通知辽国册封,也没有按照惯例遣使朝拜。

    这就是大宋和高丽关系迅速接近的背景。

    这些事情,赵煦心里面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所以,在释义天第一次入朝的时候,他就已经在刻意拉进和释义天的关系了。

    如今,更是进一步释放善意,不仅仅赐给其紫袍袈裟,还针对性的搜集了十多篇诗词,作为敲门砖。

    释义天听着赵煦的话,他低下头去。

 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