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宋中兴离不开好汉!(4 / 7)

加入书签

如去年一般。”

    “去年一般?”

    “嗯!”赵煦摩挲了一下双手,兴奋的小脸都红彤彤的了。

    京东路如今有着全天下最丰富的富余人力资源。

    那些怀揣着淘金梦的人,从大宋天下州郡,不断涌入登莱。

    去年赵煦用他们,对东流道清淤,还修葺了京东、河北的官道。

    为今年的辽宋贸易,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    最后一算账,支出虽然超过了一百五十万贯。

    但却回收了一百余万贯!

    虽然其中,有大约三十万贯,是欠账。

    大抵是收不回来的。

    但赵煦依然感觉很赚!

    所以,过完年以后,赵煦继续指示童贯和石得一加大力度,宣传登莱的黄金热。

    还派了好多探事司的探子去登莱搜集新闻,打造典型。

    于是,汴京新报隔三差五就会刊载一个通过淘金暴富的典型。

    比如汴京城的宋大郎,本只是一个在汴京城中人厌狗嫌的浪荡子,但,他在莱州找到了好几块重达十余两的狗头金,加上其他零散黄金。

    你猜怎么着,他现在在汴京城居然租了铺子,开起了脚店,还娶一个娇滴滴的县主!

    又比如京西路的燕七郎,带着兄弟们在登州淘金,半岁得金五百余两,于是回乡置地,好不风光!

    总之,所有的典型,都是有图有真相。

    刺激的汴京城里的浪荡子和无赖们嗷嗷直叫,在床上夜不能寐,一个个纷纷借钱去登莱淘金。

    赵煦又特意的让人,将汴京新报带去京西、河南府、颍昌府甚至是两淮、两浙这样的人口稠密地区。

    于是,今年以来,前往登莱淘金的人群,比去年还要多,已经达到了二十余万!

    为了维持登莱秩序,赵煦特意下令,从河北路的吕惠卿那边调了一个将的禁军前往登莱驻泊。

    一方面,盯着那些精力旺盛的淘金客。

    他们在山里面怎么样,官府不管。

    可要下了山,还要搞事,就统统抓起来,然后直接发配去熙河路种棉花。

    另外一方面,当然是为了收税!

    赵官家们,素来雁过拔毛,赵煦也不例外。

   &nb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