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九章 灵活的红线(6 / 9)

加入书签

十匹,加职钱十千,弓弩司官员,皆减磨勘两年,有关工匠,月俸增加一贯。

    顿时,所有在场的官吏,纷纷跪下来谢恩。

    沈括更是趁着谢恩的时候,拜道:“臣乞陛下为新弓赐名!”

    他记得很清楚的,先帝是最喜欢给各种各样的事情赐名的。

    譬如神臂弓之名,就是先帝御赐。

    此外,沿边各路的所有新建寨堡,也皆是先帝御赐。

    父子一体,沈括感觉这位应该也很喜欢赐名。

    赵煦听着,笑了笑,道:“既然如此,那朕就赐其名曰:克敌吧!”

    “愿其于沙场上,尽破我大宋之敌!”

    “臣等谨奉旨意!”沈括再拜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石得一悄悄的从人群中,走到赵煦身边,低声说着:“大家……”

    赵煦和他早已有了默契,立刻侧耳过去,石得一于是附耳道:“方才探事司来报,户部尚书曾布似乎在樊楼上,约见了同知枢密院事安焘之弟安丞。”

    赵煦点点头。

    在他掌握了探事司后,朝中有几个大臣的公开行踪,就一直是他对探事司的要求必须掌握的东西。

    曾布这个在他上上辈子,最后背刺了他和章惇,将赵佶扶上台的二五仔自然是重点监测对象(真不是因为曾布在日记里造他谣!)。

    当然了,赵煦也只是要求知道,这些人的公开行踪,其他东西就没什么兴趣知道了。

    但就算是这样,赵煦也知道了不少人不为人知的小秘密。

    石得一却继续说道:“那个安丞,前些时日曾去过永泰坊。”

    赵煦这才正色起来。

    周围的人,看到这个样子,也都识趣的退开了一些距离,免得听到一些不该听的东西。

    赵煦摩挲了一下双手,然后问道:“汴京城有和永泰坊相关的谣言吗?”

    石得一摇摇头。

    赵煦明白了,于是吩咐道:“不必管。”

    虽然说,大宋祖制,禁止宰执大臣私下密切来往。

    可是从立国开始,宰执大臣们就一直在密切往来。

    好多人还是儿女亲家,甚至是父子、翁婿接替为宰执呢。

    所以,这个所谓的祖制,其实都只是需要用的时候,才会被人想起来,当做罪名。

    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