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二章 热闹的靖安坊(3 / 6)

加入书签

;   像吕公著这样的宰执,还不敢轻易去靖安坊察看、端详。

    类似李常这样的青壮派,被认为在未来有机会进入三省两府的‘年轻人’,就都很热忱了。

    大家都很想知道,这位陛下,又打算玩什么花样?

    他要怎样做到在两宫面前许下的诺言。

    不加民赋,不增商税,不损民利,而为两宫建宫。

    历朝历代,就没有过这样的先例。

    对很多人来说,这更是颠覆性的东西。

    毕竟,好多旧党士大夫都认同司马光对财富的观点。

    天下的财富是有定数,不在民间,就在官府。

    官府拿得多了,民间得到的就少了。

    所以,皇帝不应该与民争利。

    官府应该尽可能的退出大多数的商业领域。

    什么榷盐、榷茶、榷酒,最好应废尽废。

    实在不行,官府也该尽可能减少对商业的干预。

    如此,藏富于民,天下大治可期。

    而这位陛下,信誓旦旦,只要几个没收充官的勋贵祖宅,就可以经营处足够为两宫兴修宫室的财富来。

    而且,还夸口不加民赋,不增商税,不损民利。

    这要被他做成了。

    吕公著知道,这就是堪比上古圣王的伟业。

    因为只有那些古代的圣王,才能在不增加百姓的负担,也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做到这样的事情。

    也就是宋辽交子的成功,让他得以在经济领域,拥有足够的发言权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就这个事情出来,朝野上下都会炸锅。

    这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天书事件。

    赵官家一拍脑袋,带着宰执大臣,直奔泰山,玩起了角色扮演,假装自己是三皇五帝,秦皇汉武。

    然后……一地鸡毛……

    跟着真庙一起胡闹的那几个宰执,后来都被人编排成什么样了?

    五鬼啊!

    想到这里,吕公著就对李常道:“公择看完靖安坊,回来与老夫说一声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李常当然听得懂吕公著的意思:“请恩相放心,学生一定会将所见所闻,录于纸上。”

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