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九十四章 吕公著的提醒(5 / 7)

加入书签

将除了河北、河东、沿边的保甲法在事实上罢废,又对青苗法开始检讨后。

    过去的很多旧党大臣,转而从要求尽罢王安石新法,变成了‘韩子华做到挺不错的,还是看看再说’。

    新党就更有意思了。

    王安石本人在江宁,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但他常常和韩绛书信往来,虽然信里面只是谈佛论道或者品评诗词。

    但这其实就是在给韩绛背书。

    在都堂上的章惇,更是全力配合、支持韩绛。

    甚至说出了:“役法一日不改,则有一日之患,保甲法一日不罢,则有一日之害!”这样的话。

    新党、旧党的矛盾,因而开始逐渐消失。

    甚至一些过去的旧党大臣,开始说起新法的好处来了。

    譬如在洛阳的韩维,在大名府的冯京,现在都改口了。

    就连朝中的范纯仁、吕大防这样过去认为是旧党骨干的大臣,如今也开始对一些新法做出正面评价了。

    特别是,韩绛成立青苗法检讨司,还将青苗法改了个名目叫:便民低息贷之后,范纯仁就开始积极参与了青苗法的检讨,还给韩绛写了十几条意见。

    所以,现在已经没有了尽罢新法的舆论基础和呼声。

    改良派,或者说调和派占了上风。

    这个事情,吕公著相信司马光也肯定知道。

    所以,他能理解司马光。

    推翻登州阿云案的判决,重塑刑统,是他最后的希望和指望。

    吕公著想了很久,最后说道:“君实啊,此事老夫恐怕帮不上什么忙……”

    “只能是提醒君实……无论如何,必须先和官家沟通!”

    “不得官家点头……此事是做不成的!”

    入朝这么久了,吕公著早就看明白了。

    两宫那边,太皇太后可能还有些自己的想法,但向太后早就是对官家的意见全盘接受。

    而太皇太后是绝对不可能,在没有得到向太后和官家,尤其是官家同意的情况下,对先帝的法令、政策进行什么修改!

    就算太皇太后肯,高家人也不肯啊!

    更何况,官家早就通过不断施恩、怀柔,把皇城司上下的亲事官、亲从官都笼络了。

    御龙诸直,现在干脆就是只听福宁殿号令。

   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