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八十八章 苏轼在登州(5 / 6)

加入书签

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。

    虽然说宋用臣清淤的时候,以高价招走了大半。

    可也有不少人选择留下来。

    这些留下来的人,只要有个温饱,就肯给官府干活。

    而且还有着源源不断的人,从四面八方,涌来登州、莱州。

    这些人都是打着提前抢占淘金有利位置的主意,所以在冬天还不断涌入登莱。

    但这却让登州的官员,都焦头烂额了起来。

    大量外乡人的涌入,让治安开始变得严峻。

    监狱很快就关满了犯人。

    但苏轼很喜欢,因为监狱的犯人,不就是写着‘免费’两个字的劳动力吗?

    于是,全部送去修水利、道路和桥梁。

    李格非当然知道苏轼的算盘。

    所以他也只是来诉苦的。

    “明府啊,再这样下去,府衙和县衙的官吏、差役,就都要累坏了……”

    苏轼不以为意,他轻声道:“文叔不必忧心,且回去告诉府衙和州衙上下,本府会记得他们的辛苦!”

    “等到这个冬天过去,开春之后,渠道、道路都已经完工,本府不会忘记上下有功之人!”

    “一定会上禀朝堂,为诸君请功!”

    李格非听着,道:“这些事情,下官已经说了很多次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奈何,光靠许诺,恐怕难以激发上下了……”

    苏轼入冬后,就一直在画饼,都说开春后就请功。

    一开始确实效果很好,可现在,随着压力越来越大,人心自然难免出现动摇。

    毕竟,好多人根本不知道,自己到底能不能升官!

    “这样啊……”苏轼听完,想了想,就对李格非道:“文叔回去,告诉上下官吏……”

    “本府这里,今年、明年加起来还有五张荐书的名额!”

    “此外,离京时,吕执政和韩相公都许诺,给登州十张吏员因劳出官的空头劄子!”

    李格非听着,不可思议的看向苏轼。

    在大宋,选人改京官是无比艰难的。

    因为有一个必要的程序,需要集齐五位京官、朝官举主,且其中必须有一位转运使司/提刑/常平或者经略使举主。

    此事自然无比艰难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