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?(5 / 6)

加入书签

公著的用意,却也都赞同。

    毕竟,现在御史台全是新党,让她们也多少有些不舒服,掺点沙子进去,似乎是个好主意!

    太皇太后便问道:“学士可有君子人物举荐?”

    吕公著悄悄的趁着这个机会,瞥了一眼那位端坐在御座上的少主。

    没有发现这位少主有要说话、表态的迹象。

    这让他松了一口气,但内心依旧是忐忑的。

    只能试探着奏道:“天下正人君子,老臣以为莫如郑侠!”

    两宫听着,都是欣慰的点点头,正要赞同。

    就听着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来:“郑侠不可!”

    吕公著连忙持芴谢罪:“臣斗胆……”

    两宫则不由得问道:“为何?”

    赵煦道:“回禀太母、母后,朕曾在福宁殿里见过父皇批示:郑侠过于刚正,不可用为大臣,用则易损也!”

    两宫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问道:“官家是在那一封奏疏上看到的?”

    “回太母,是元丰七年六月答观文殿学士孙固奏疏……”

    孙固是元老,如今人就在京城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这种事情只要一查存档就知道。

    于是,殿中寂静。

    吕公著更是深深的吁出一口气。

    他现在很想知道,大行皇帝到底在福宁殿给少主留下了多少份奏疏、手书?

    有没有他的?

    好在,吕公著不是司马光,若是司马光在这里,这个时候他肯定会觉得是大行皇帝错了。

    然后就会和赵煦争论起来。

    吕公著很聪明的,他立刻拜道:“老臣失言……乞陛下治罪!”

    赵煦连忙说道:“无妨!”

    “朕虽不知这郑侠何人?也不知其为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但其能为父皇赞刚正,也为学士推崇君子……”

    “用为言官,或许不妥……但教书育人,或可为天下师表……”

    “太母、母后……不如招其入京,为太学博士?”

    帷幕后的两宫互相看了一眼,太皇太后道:“官家所言甚合老身之意!”

  &n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