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七章 对李宪的安排(2 / 5)

加入书签

回京,我当上表为大行皇帝山陵按行使!”

    其后虽然有过动摇,有过犹豫。

    但等到他看到汴京城,却依然还是没有任何旨意。

    甚至都没有使者来问他为什么这么久了还未到京城。

    李宪就已经知道,他该退了。

    哪怕他今年才四十三岁,也该退了。

    朝廷已经漠不关心!!

    他是内臣,一旦没有庙堂上的天子支持,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!

    “李都知……”一个年轻的内臣,出现在他面前。

    李宪抬起头,看着对方。

    他认得这个人,元丰二年,他回京述职,在大内遇到李舜举,彼时李舜举身边似乎就跟着这个小黄门。

    如今,当年稚嫩的小黄门,已经是新君身边的近臣。

    “大家有旨意,请李都知坤宁殿面圣!”

    李宪恭恭敬敬的对着福宁殿一拜:“臣,谨遵旨意!”

    然后跟着这个年轻的内臣,向前走去。

    穿过福宁殿旁的回廊时,李宪听到了那个年轻的内臣,压低了的细微声音:“都知,大家昨夜曾叮嘱我,务必嘱托都知:娘娘面前切记切记,谦卑恭顺,不可提及任何与熙河有关的武备、征讨之事……”

    李宪低着头,静静的听着。

    他一路上,已经听过无数少主的传说。

    纯孝、仁圣、聪俊。

    据说才八岁,就已经能读通春秋,阐发圣人之教,恭以孝子之行,奉两宫为至亲。

    就连太师文彦博,也和人说:少主年虽幼冲,却已颇具人君法度,圣王之姿,宋室中兴可期矣!

    昨日紫宸殿便殿上,少主无意间一句,看似无的放矢的话。

    让他麾下大将王文郁,变成了朝野上下称颂的:忠勇之将。

    韩琦韩忠献举荐的大将,还能不忠不勇吗?

    于是,已经有人在提议,是不是可以让王文郁留在汴京,出任三衙管军?

    等那个年轻的内臣说完,李宪就回答道:“大家教训,老臣铭记在心!”

    “都知心中知道就好!”对方道:“娘娘慈圣,见不得打打杀杀……”

    李宪继续低头,但他已经听出了对方的弦外之音——陛下喜欢打打杀杀?

  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