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三章 蔡确陛辞荐元老(2 / 7)

加入书签

   王珪不知道的是——正是因此,御史台上下,都已经被打了鸡血了。

    既然是仁恕天子在位。

    那么御史台过分一点,也不会有事,对吧!?

    想想皇佑、嘉佑的前辈们。

    就算把宰相和执政们,骂成司马懿在世,王莽复生。

    他们也屁事没有,了不起出去转几年又回来了。

    于是,御史台的御史们,连夜修改自己的弹章。

    每个人都觉得,自己之前的措辞,还是太温和了些。

    如此温和的文字,若是递了上去,岂不是起不到任何作用?

    当然了,这些弹章并不会马上递上去。

    因为,如今正是国丧期间。

    依制度,除非军国大事,通见司一概不会通传。

    只有过了第一个七天,群臣劝慰新君,并劝慰太皇太后、皇太后之后,通见司才会开始运转。

    也是在那个时候,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才会带着新君,在大内迎阳门下,接见群臣,并开始依制度,拒绝群臣请求听政的奏请。

    一直要三次推辞之后,才会开始正式听政。

    趁着这段时间,每一个御史,都在极尽可能的在市面上,搜集和打听,有关王珪过去的事情。

    恨不得将他小时候在床上尿床的事情也给翻出来。

    而且,大多数人,根本懒得去辨别真伪,听到就写上去。

    御史嘛,不就是这样?风闻奏事,就是他们的职责!

    可从来没有人说,要他们分辨真伪虚实。

    那是朝堂诸公和官家的事情!

    于是,王珪根本不知道,他正在面对什么?

    王珪更不会知道,因为他自己蠢,说了那样的话,被御史们抓住了把柄。

    所以,他反倒成了李宪的挡箭牌——有一个‘阴持两端,不顾大义’的宰相挡在前面。

    还有谁会去关注,李宪去年奏报不实那点小事情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隔日,元丰八年,三月庚子(初七)。

    赵煦醒来的时候,向太后身边的内臣,严守懃就已经在御前的帷幕外等着了。

    “大家,太后娘娘,命臣来告知大家:都堂已经集议,因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