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七章 耆英会(5 / 6)
范祖禹看着司马光的神色,也终于反应过来。
在资治通鉴书局中,范祖禹负责的是唐代部分史料的整理和汇总、编辑。
他哪里会不知道,那些唐代宫廷内部的血雨腥风?
只是,范祖禹毫不担心。
“相公不必担忧!”范祖禹拱手劝道:“我朝自有法度在!”
大宋不是汉唐。
大宋文治,经历百年之后,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峰。
条法、例法、成法,无处不在,无所不包。
虽然有冗官之弊,却再无汉唐之乱政。
尤其是在经历了仁庙时代后,制度上已经杜绝了女主乱政的可能性。
当初,慈圣光献垂帘,就被韩忠献公率着百官,逼回了保慈宫。
士大夫们,只会认同天子秉政的合法性。
太后、皇后听政,只是事急从权的无奈之策。
只要天子表现出,他可以秉政的能力。
那么不需要天子本人开口,士大夫们就会动手,让太后、皇后归政!
司马光听着,只是笑笑。
这个后生晚辈什么都好,就是太年轻,也太天真!
两人正说着话,就有着下人来报:“相公,文太师遣人送来请帖,请您今夜至洛阳资圣禅院相会!”
一张鎏金的请帖,被这下人,呈递到司马光面前。
司马光接过请帖,打开一看。
便见着请帖上,用着‘尹叟敬拜,迂叟敬启’的文字。
他顿时就笑了起来。
尹叟就是那位已经致仕的三朝元老,太师文彦博的雅号。
而司马光自号迂叟。
将请帖收起来,司马光对范祖禹道:“看来文太师也坐不住了!”
“纯甫啊,准备一下吧,今夜随我去与诸位国家元老,文坛耆英相会!”
“自富韩公去世后,洛阳耆英,已久未聚会矣!”说着司马光就露出怀念的神色。
熙宁变法之后,朝堂上的君子正人纷纷或主动或被动的出外,然后汇聚到洛阳。
于是,在文潞公(文彦博)、富韩公(富弼)的倡导下,十二位元老大臣,在富韩公之家,置宴备酒,号为耆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格格党】 www.g3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